清华科史哲讲座第80讲预告:王东杰,“静坐、热气球和显微镜:《大同书》的一种视觉性” 通知预告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80讲预告:王东杰,“静坐、热气球和显微镜:《大同书》的一种视觉性”

主题:静坐、热气球和显微镜:《大同书》的一种视觉性 时间:2024年11月14日 15:00—17:00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楼B206 主讲人:王东杰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 讲座摘要: 《大同书》蕴含...
阅读全文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9讲预告:沈宇斌,“‘天下无复蝗患’——治蝗类农书的知识、技术与图像” 通知预告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9讲预告:沈宇斌,“‘天下无复蝗患’——治蝗类农书的知识、技术与图像”

主题:“天下无复蝗患”——治蝗类农书的知识、技术与图像 时间:2024年11月9日 9:30—11:00 地点:清华大学人文楼B206 主讲人:沈宇斌(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讲座摘要: 本讲座将深入探讨...
阅读全文
2024年10月30日系学术例会第183期纪要:葛业静“唐宋之际道教对佛教、景教天文学的回应——重访杜光庭的天文实践”和杜少凯“如何理解认知景观?——基于认知产物的认知景观模型细分与发展” 系学术例会

2024年10月30日系学术例会第183期纪要:葛业静“唐宋之际道教对佛教、景教天文学的回应——重访杜光庭的天文实践”和杜少凯“如何理解认知景观?——基于认知产物的认知景观模型细分与发展”

2024年10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第183期系学术例会,报告人为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助理研究员、博雅博士后葛业静老师和科学史系21级博士生杜少凯同学。 葛业静...
阅读全文
2024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182期纪要:孙承晟“中西交流史的学术史回顾(1900—1949)”和杜明禹“顶层设计与亡‘羊’补牢: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创建(1945—1953)” 系学术例会

2024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182期纪要:孙承晟“中西交流史的学术史回顾(1900—1949)”和杜明禹“顶层设计与亡‘羊’补牢: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创建(1945—1953)”

2024年10月23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第182期系学术例会,报告人为科学史系孙承晟教授和18级博士生杜明禹同学。 孙承晟老师报告的题目是“中西交流史的学术史回顾(190...
阅读全文
科学史系党支部开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200号'光荣传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新闻报道

科学史系党支部开展“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学习‘200号’光荣传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及《论教育》一书精神,加深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规律的认识,学习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2024年...
阅读全文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5讲纪要:邓耿,“‘两种科学’:炼金术与现代自然科学试探” 清华科史哲讲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5讲纪要:邓耿,“‘两种科学’:炼金术与现代自然科学试探”

2024年10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人文楼系厅举办了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5讲。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沈宇斌老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邓耿老师做了题为“‘两种科学’:炼金术与...
阅读全文
2024年10月16日系学术例会第181期纪要:刘年凯“什么是科学仪器——来自中国的视角”和刘元兴“一款科学玩具中的无知史” 系学术例会

2024年10月16日系学术例会第181期纪要:刘年凯“什么是科学仪器——来自中国的视角”和刘元兴“一款科学玩具中的无知史”

2024年10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第181期系学术例会,报告人为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刘年凯老师和博士后刘元兴老师。 刘年凯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什么是科学仪器——来自中国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