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学术活动日历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学术活动日历已关闭评论494,070
< 9月 2025 >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科学史系学术例会第207期科学史系学术例会第207期Time: 09:00 - 12:00
吴国盛 人文楼B206
18清华科史哲讲座第98讲预告|孔令伟:清代西藏地图测绘及其全球史意义清华科史哲讲座第98讲预告|孔令伟:清代西藏地图测绘及其全球史意义Time: 15:00 - 17:00
在清朝国家建设与边疆治理的历史进程中,西藏地区的地理测绘与信息搜集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工作不仅反映出国家对西部边地空间秩序的认知与掌控,也在当时全球地理知识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次演讲将聚焦十八世纪初清朝针对西藏地区展开的地理测绘实践,深入探讨其知识建构的过程及其所产生的跨区域影响。 本次讲座以清廷派遣藏地喇嘛测绘西藏地图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起点,剖析其于1716年至1718年间奉命执行的测绘任务。该名奉旨出使的喇嘛不仅具备深厚的藏传佛教地理与宇宙观知识,还曾于清廷设立的蒙养斋算学馆中学习欧洲天文历算等技术,展现出中外知识体系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融合。他所绘制的地图成为《皇舆全览图》中西藏部分的重要基础,后经耶稣会士译介传入欧洲,对十八世纪西方地理学界产生深远影响。 讲座将进一步阐述清廷如何借助测绘活动实现对西藏的空间认知与行政整合,以及相关地理知识如何在清朝国家治理体系内部传播、整编与运用。同时,亦将探讨藏地传统地理观念与清廷官方地理知识之间的互动过程,揭示地方性知识如何被整合至国家知识体系之中,形成服务于边政实践的地理认知框架。 此外,演讲还将分析耶稣会士如何将这些测绘成果介绍至欧洲学界,揭示西藏地理知识在十八世纪全球知识流通网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中西地理知识系统的对比考察,展现清朝西藏测绘在全球史视野下的多重意义。讲座旨在通过对清朝西藏地理测绘工作的历史重建,探讨其在国家治理、边疆认知、知识生产与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进而深化学界对清代边疆政策与全球史互动关系的理解。 人文楼B206
19 20
21 22 23 24科学史系学术例会第208期科学史系学术例会第208期Time: 09:00 - 12:00
严弼宸
张宸
人文楼B206
25 26 27
28 29 30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15日 08:49: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