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拓科技视野和就业思路,感受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2025年11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科学博物馆联合党支部与人文学院机关党支部、人文硕42学生党支部联合举办了“触摸科技脉搏,感受智造魅力:走进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主题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党委委员王巍教授、人文学院党办主任陈雷老师、科学史科学博物馆联合党支部书记范爱红老师、科学史系和科学博物馆师生3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活动。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位于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电池及总装六大车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与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智造园区。园区配备有2.5公里测试跑道和700余台机器人,综合自动化率超91%。驱车途中,科学史科学博物馆联合党支部书记范爱红老师带领全体党员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专题学习,详细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相关学习文件。

图1. 范爱红老师讲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到达小米汽车工厂园区,在综合楼展厅,专业讲解员带领师生们详细地了解了小米集团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战略布局以及代表车型SU7Ultra的设计理念,通过实地参观感受小米汽车在泰坦合金、V8s电机、电池包、小米超强钢等关键汽车核心部件以及智能家居、智能未来场景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在小米汽车体验中心,陈列着小米汽车工厂研发的多款不同色系的电动汽车新车型,师生们被小米汽车的流线型设计、极限性能和舒适座舱以及搭配的全车智能系统所吸引,感受到新质生产力推动的智能制造正在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体验。在试乘环节,师生们一一体验了小米汽车的乘车感受,小米电动汽车的加速性能与操控稳定性让师生们体验到了“过山车般的刺激”,这种技术带来的极致体验,让大家对智能驾驶的未来充满期待。

图2. 师生参观小米汽车摩德纳平台架构

图3. 全体师生在小米汽车综合楼展厅合影
在小米汽车生产车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乘坐摆渡车现场参观了汽车车身制造相关的压铸、冲压、装配等环节。诺大的生产车间中,只见到很少工人,师生们被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所震撼。在压铸车间内,重达718吨的巨型压铸机巍然矗立,能在100秒内将72个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超过120台配备激光雷达的机器人自如穿梭,对车身压铸件进行运输,它们依靠AI算法自主导航,无需电磁线指引路线;在装配环节,机械臂精准协作,自动完成车门、车轮装配等复杂操作,勾勒出现代工业机器人大军的壮阔画面。从零部件到整车下线,91%的自动化率展现了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水平,小米汽车生产线实现了76秒便可下线一辆新车。师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智能制造的力量和极致的效率,沉浸式地体验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与智造魅力。

图4. 座谈互动交流环节
参观完小米汽车生产线,师生们返回到综合楼大厅,与小米汽车工厂相关负责人、小米基金会经理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师生们围绕就业岗位需求、智能驾驶、科技伦理、科技与人文融合、汽车生产与经销模式、企业与高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互动探讨。

图5.师生与小米汽车工厂人员合影
本次支部活动让师生们对智能制造和新质生产力有了直观的沉浸式体验,看到了“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下的智能出行新图景,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小米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硬核实力和前沿实践。小米汽车凭借其在生产流程自动化、技术创新突破以及供应链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同时,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重塑传统制造业的底层逻辑。新能源汽车制造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应用场景,正不断推动着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变革和产业升级。我们相信,通过党支部组织这样的联学共建参观高科技生产一线的活动,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就业思路,拓宽文科学术研究的产业视角,激发青年学生投身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热情与使命感。
致谢:本次活动得到小米集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撰稿:张万辉 审核:范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