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系学术例会第210期预告:王巍“规范解释与因果解释”和程志翔“现代演化理论中有几个自然选择概念?”

2025年10月22日系学术例会第210期预告:王巍“规范解释与因果解释”和程志翔“现代演化理论中有几个自然选择概念?”已关闭评论175

10月22日(周三)9:00在人文楼B206召开科学史系第210期系学术例会。报告人为科学史系王巍教授和程志翔助理教授,报告内容如下:

 

报告人:王巍

题目:规范解释与因果解释

简介:在社会科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应然层面的规范解释(Normative explanation)与实然层面的因果解释(Causal explanation)。但是规范解释会遇到很多问题:理由(Reason)只是借口(Excuse);理由可能被因果中断;不知道的理由/因果;规范与因果的冲突;规范本身也可能彼此有冲突;等等。自然主义者希望为规范本身寻找因果解释,如果成功,规范解释也就有可能还原为因果解释。例如,所有的规范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否则会被淘汰;又如Brian Skyrms用演化博弈论来解释社会契约与道德的起源。但笔者赞同Alexander Rosenberg的“如何可能解释”(How-possible explanation)与“为何必然解释”(Why-necessary explanation)的二分。自然主义解释可以回答规范“如何可能”,但很难预测规范“为何必然”,因此规范解释无法彻底还原为因果解释。笔者一方面认可规范解释在社会科学中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建议对规范本身可以做更多自然主义的理解。

 

报告人:程志翔

题目:现代演化理论中有几个自然选择概念?

简介:在生物学哲学中围绕现代生物演化理论的“统计主义 vs. 因果主义”诠释之争中,有学者主张区分两种不同的自然选择概念:Darwinian selection (D-selection)与Modern-Synthesis selection (MS-selection)。他们认为D-selection 是一个因果性概念,指称生物演化的一个原因,而基于种群生物学统计模型的MS-selection是一个纯粹统计性的概念,并不指称演化的原因。这样一种概念二分是否能得到演化生物学思想史证据的支持呢?从达尔文到现代演化理论,学者对自然选择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是的话,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初步的考察表明,更真实的变迁图景远比统计主义者主张的二分法要复杂和凌乱。为了呈现这种复杂性,笔者将讨论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变迁与分歧:“过度繁殖是否为自然选择的前提条件”、“性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关系”与“对自然选择或‘经由自然选择的演化’(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ENS)的基于统计相关性的刻画的出现与合理性问题”。笔者主张,这些变化可被归纳入如下线索框架:从达尔文到现代,学者对自然选择的理解刻画,从“原因导向”不同程度地走向了“结果导向”。而即便是Richard Lewontin等演化生物学家对ENS的基于统计相关性的刻画,作为这种走向“结果导向”的极端,也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样支持统计主义者的MS-selection概念。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0月20日 09:36: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