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7讲纪要:刘梦瑶,“Orator Patiens ——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神圣之言》(Hieroi Logoi)中修辞学的医疗应用”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7讲纪要:刘梦瑶,“Orator Patiens ——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神圣之言》(Hieroi Logoi)中修辞学的医疗应用”已关闭评论1,919

2024年6月14日下午,科学史系举办了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7讲。邀请主讲人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系博士生刘梦瑶,她报告的题目是“Orator Patiens ——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神圣之言》(Hieroi Logoi)中修辞学的医疗应用”。讲座由科学史系鲁博林助理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近二十位师生同行在线下参加了讲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7讲纪要:刘梦瑶,“Orator Patiens ——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神圣之言》(Hieroi Logoi)中修辞学的医疗应用”

刘梦瑶首先介绍了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的希腊语演说家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Aelius Aristides)的生平。阿里斯泰德26岁在地中海世界学成修辞学,本欲前往罗马大展宏图,但在路上不幸染病,在罗马和老家求遍医生也未痊愈,被迫放弃本来打算,在帕加马的神庙(Asclepieion of Pergamon)中进行了两年的“incubation”疗养。这种宗教性的治疗要求患者在特定区域睡觉,醒来后请庙里的祭司把医神所托的梦阐释为医学信息,比如断食、放血、跑步或使用特定药膏等等。阿里斯泰德一生都在断续患病,病人与雄辩家是他的双重身份。他在神庙的治疗下恢复健康,为了感恩神的恩惠,写下6篇演讲词,合称为《神圣之言》。《神圣之言》作为献给医神的祭品,证实了希腊世界中宗教与医学的交织关系。神庙医学与世俗医学虽然是竞争关系,但在医学实践中并没有明确区分。

在第一篇的序言里,阿里斯泰德便清楚宣布他要讲的是医神如何将他从疾病中拯救出来的。但从第四篇开始,阿里斯泰德描述了他的健康情况在两年的治疗中得到全面改善之后,后三篇演讲却主要描述他的职业生涯,即旅行与演讲的经历。为了解释《神圣之言》在结构上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刘梦瑶主张引入“修辞疗法”这一概念。阿里斯泰德的修辞学练习不仅缘于其修辞学家的身份,而且是因为修辞学练习本身具有很强的医疗面向,这也是他在神庙里为康复做的努力的一部分。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7讲纪要:刘梦瑶,“Orator Patiens ——埃利乌斯·阿里斯泰德《神圣之言》(Hieroi Logoi)中修辞学的医疗应用”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刘梦瑶给出三组证据。

第一,自希波克拉底以来的五位主要医学家共同提供了修辞疗法的概念框架、生理基础与实践原则。希波克拉底的养生学理论建立在元素论基础上,利用干-湿、冷-热的对比与转化解释人的生理感受与活动。基于这个体系,希波克拉底把养生之道分为锻炼与饮食两部分,而锻炼又因强度不同分为自然的锻炼与剧烈的锻炼。在这个分类中,如讲话、阅读、唱歌等声音练习,都会使灵魂激动,属于自然的锻炼。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塞尔苏斯(Celsus)认为大声阅读、读完之后散步并活动上半身,有利于胃部疾病的康复。索兰纳斯(Soranus)除了主张用散步、朗读等方式恢复病人体力以外,还建议孕妇可以通过修辞疗法改善哺乳状态等。这一阶段的修辞疗法概念进一步成熟,出现了实践方法的精细化与应用范围的扩大,例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应该进行轻柔的声音练习。安泰路斯(Antyllus)将修辞疗法称为“调声练习”(Anaphonesis),标志着这一概念已发展到巅峰期。盖伦把元素论与解剖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使修辞疗法得到进一步的突破。

在这里,刘梦瑶将阿里斯泰德时代的修辞疗法定义为一种旨在通过修辞术练习促进个体健康的治疗方法。

第二,阿里斯泰德在《神圣之言》中描述了自己的修辞学练习与自己病症的关系。阿里斯泰德强调这些练习的强度和难度,认为自己是在神的帮助下完成这些不可思议的任务的。同时,他表示一旦按照神的指示行动,他的身体状况就会立刻改善。

第三,盖伦曾直接评论过阿里斯泰德的病症。作为医生的盖伦完全接受了柏拉图的主张,即灵魂和身体的平衡决定了健康的状态。因此,对于身体虚弱而灵魂强大的演说家来说,修辞学练习会导致消耗性的疾病。盖伦认为更温和的方法如诗歌创作、沉思等,更有利于身体的冷却,比演讲、辩论等以身体和情感的激荡为特征的活动更适合灵魂比身体更强大的人。

自上世纪90年代,科学史家,尤其是古代世界的研究者,一直在研究古人是如何划分学科的。医学史领域也在康吉莱姆、福柯之后更强调从病人的角度探索历史中的实践。刘梦瑶强调了本研究中文本材料的特殊性,即这是由病人自己撰写的文本,且病人作为社会精英,具有医学知识与宗教资本,可以公然挑战医生的权威。

在讨论环节,刘骁老师、鲁博林老师、黄宗贝同学、廖雨晴同学等与会人员就“修辞疗法”的用词、“湿”的概念、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比较、修辞疗法的实践细节等问题与刘梦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撰稿:左宁宇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6月16日 12:44: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