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

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已关闭评论336

2024年4月10日上午,科学史系召开了第169期学术例会,报告人为科学史系22级硕士生聂润泽同学和22级硕士生孟昊宇同学。

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

聂润泽同学报告的题目是: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他从科学史家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1899—1978)提出的意向性概念出发,讨论了这一概念在中世纪晚期得转变的缘由。他指出,克莱因将意向性概念的转变标志为数学物理学乃至新科学的基础,并借此来解释科学革命。然而,克莱因并未阐明意向性概念得以转变的缘由。在思想史上,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意向性概念根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而当后者被系统吸纳至基督教神学后,两种体系间不可克服的困境也愈加严峻。为应对这一困境,库萨的尼古拉基于新柏拉图主义传统重塑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将神描绘为“实体之实体”,将作为神之仿像的理性灵魂抬升至实体地位。基于这一崭新的实体理论,库萨将人类灵魂朝向神的意向规定为最根本的意向,从而为意向性概念乃至世界图景的转变提供了必备的观念基础与思想动力。

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

在讨论环节,孙承晟老师、沈宇斌老师、鲁博林老师与王子来同学等人就报告中涉及的问题以及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讨论与交流。

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

孟昊宇同学的报告题目是: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在近代知识变革中,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领域尚未得到深入关注。但司法精神病学作为连结法律、医学、身体、身心关系的知识体系,与礼制和近代宇宙观的变化深刻关联,值得进行进一步考察。在这一过程里,诊断和鉴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次报告试图展现民国时期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诊断书制式及其流变,通过讲述其中的关联性与独创性,讨论了近代中国出现的诊断书鉴定书与日本诊断书诊断书、德国英美的医疗鉴定、病历与医疗记录的异与同,以描绘出近代司法精神病学与诊断中的重要知识形式。

2024年4月10日系学术例会第169期纪要:聂润泽“意向性概念转变的思想史动力:库萨的尼古拉的实体理论”和孟昊宇“鉴定书与诊断书:近代中国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与诊断式样”

在讨论环节,刘骁老师对近代司法改革的话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进一步关注当代的鉴定诊断书形式,追溯其连续性。沈宇斌老师提出了近代司法精神病学改革与传统中国法学关联的建议,并对本研究叙事的完整性提出了建议,孙承晟老师建议跟随前沿研究进一步深入诊断、鉴定书的文本形式研究。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4月12日 10:51: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