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3讲纪要:李云逸,“法国核科技的军事利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发展”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3讲纪要:李云逸,“法国核科技的军事利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发展”已关闭评论15

2025年11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了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3讲,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云逸作题为“法国核科技的军事利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发展”的讲座报告。本次讲座由科学史系沈宇斌老师主持。李云逸长期从事法国科学技术史、世界科技史及中法科技交流史的研究,在核科技体制史、科技外交史以及冷战时期的科技战略方面具有深厚积累。本次报告系统梳理了法国核力量的起源、技术突破、制度结构与战略定位,并结合详细史料,对这一议题给出了高度凝练而富有洞见的历史分析。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3讲纪要:李云逸,“法国核科技的军事利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发展”

讲座伊始,李云逸回溯了法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核科学探索中的领先地位。约里奥-居里团队在核裂变实验、链式反应机理以及早期核能装置设想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并在1939年申请了世界上最早的核能与核爆炸物相关专利。尽管这些研究因二战爆发而被迫中断,但其科学积累、制度基础与象征意义后来成为法国重建核科技体系的重要起点。战后,戴高乐政府成立原子能委员会,试图以国家力量恢复法国在核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约里奥-居里强调和平利用核能,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局势、法美关系的不稳定,以及法国在全球力量格局中的焦虑,使国家决策层逐渐转向核武器研发。1954年奠边府战役中美国未能给予法国预期支援,1956年苏伊士危机期间美苏对英法的双重施压,更加深了法国对“核自主权”的战略追求。正是在这一地缘政治背景下,第四共和国政府先后批准了秘密核武器开发计划,并为后续建设奠定政策基础。

在国家主导的科研体制与长期积累的精英教育体系的共同作用下,法国逐步突破了钚生产、核材料锻造、内爆系统与中子点火等关键技术障碍。在美英对法核心技术实施严格封锁的情况下,法国科研人员依靠独立研发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1960年,法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阿尔及利亚撒哈拉试验场成功爆炸,其六万吨级当量不仅远高于美苏英首次核试验水平,也成为法国“自立自强”叙事的重要象征。李云逸指出,法国首枚原子弹的显著创新包括更为完善的内爆结构以及采用外部中子源点火的设计,这些成果对于法国此后构建完整核武库具有基础性影响。

然而,拥有原子弹并不等于具备可信的核打击力量。李云逸进一步分析了法国如何在技术、战略与制度上完成从“拥有核武器”到“具备核威慑能力”的跨越。法国最初以幻影轰炸机承担核打击任务,但由于航程、突防能力、飞行路径等条件限制,其威慑可信度受到质疑。戴高乐政府因而推动陆基与海基中程弹道导弹的并行研发,并加速原子弹头的小型化进程。1970年代,法国陆基导弹在阿尔比翁高原部署,战略核潜艇服役并搭载潜射弹道导弹,至此形成由空基、陆基与海基三部分构成的“打击力量”,成为欧洲唯一具备“三位一体”核威慑体系的国家。

在论及氢弹研发时,李云逸指出法国的进程相对曲折。原子能委员会早期并未充分重视氢弹计划,直到得知中国取得关键进展后,戴高乐才推动加快研制。但法国内部在构型、路线与试验设计上长期争论不休,最终在1968年才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比原定目标有所延后。这段历史凸显了法国核科技体制内部的技术文化差异,也反映了国际核竞争对国家战略判断的强烈牵引。

进入二十一世纪,法国在保持有限核武库规模的同时,仍坚持战略核潜艇为威慑核心,辅以空基核力量以提升灵活性。近年来围绕法国核力量与欧洲安全关系的政治讨论再次引发关注。李云逸指出,法国具备对大国实施战略威慑的能力,但其核威慑是否以及如何外延至欧洲盟国,并非仅由核技术或武库规模决定,更与欧洲战略自主、联盟结构以及法国政治传统密切相关。

在报告的最后,李云逸总结了法国核科技能够实现“自立自强”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一,跨政府维持的坚定国家意志,使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得以连续推进;其二,长期积累的科研机构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为核科技的攻关提供了稳定的知识结构;其三,法国本土及殖民体系提供的铀矿资源与试验场,使核计划具备物质基础。法国的经验不仅适用于核科技,也对当下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领域形成重要启示。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3讲纪要:李云逸,“法国核科技的军事利用与战略威慑力量的发展”

在随后的提问与讨论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多个层面与李云逸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话题集中在研究史料与档案的获取途径与限制、法国民用核能的发展逻辑及其当下研究图景、科学史学与批判史学在核科技研究中的方法论张力、中外核技术发展过程中“外援”与“自立”之间的复杂互动以及从殖民地与后殖民视角重审核试验史等方面。李云逸对问题逐一作出细致回应,并就具体史料以及研究路径进行了进一步澄清与拓展。最后,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黄鑫

审核:沈宇斌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1月14日 10:19: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