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周三)9:00在人文楼B206召开科学史系第208期系学术例会。报告人为哲学系博士后严弼宸老师和科学史系23级硕士生张宸同学,报告内容如下:
报告人:严弼宸
题目:柯瓦雷思想史纲领的法国风格
简介:长期以来,柯瓦雷被视为科学编史学内在论的旗手,主张回到历史人物自身的思想语境,反对为当下目的服务的辉格式史学,也反对只关注科学社会因素的外在论。然而,《清华科史哲·第2辑》刊载的“柯瓦雷科学思想史的起源”一文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理解。作者萨洛蒙有意区分柯瓦雷自己对科学思想史的理解和二战后美国科学史学家对他的理解,并强调柯瓦雷对现代早期思想变革的研究深受当下哲学危机的驱动,因此他的科学革命叙事并非排除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回到历史精神氛围中依据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而作出的解释,而是回应当下需求、基于当下问题的历史重构。这一视角实际上延续了康吉莱姆与福柯等法国知识论者的理解方式,也代表了近十年来柯瓦雷研究的新趋向:强调其思想史纲领的法国风格,并将其置于法国知识论的传统之中。本报告将梳理以萨洛蒙为代表的巴西科学史家在这一方向上所做的工作。他们一方面从理路上澄清了柯瓦雷思想史纲领的两大特点,即它是当下的历史和非目的论的历史;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考察20世纪60年代柯瓦雷在巴西的接受史,表明确实存在“法国知识论者的柯瓦雷”与“美国科学史家的柯瓦雷”两种形象,并指出前者不应被置于内在论/外在论二元对立的英美科学史模式之中。最后,本报告将回顾柯瓦雷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历史,为中国当前对柯瓦雷的主流理解提供历史解释,并尝试提出一种超越内/外二元对立的发展科学思想史的新模式。
报告人:张宸
题目:法国短期访问交流分享
简介:在清华大学短期访问基金的资助下,主讲人于今年春季学期前往法国访学3个月。此次访学的主要目的是查阅硕士论文所需馆藏档案,辅以参与一些以研讨会为主的学术活动。本次报告,主讲人将介绍一些访问所需要的技术性操作以及具体情况,并且以查阅的档案馆和调查过的博物馆为核心,介绍访学的主要内容。此外还会简单提及一些具体的研讨会和访学期间的其他活动,并在此之上结合当前学术浪潮提出一些看法。希望此次报告能够给后续意图申请法国或者欧洲方向短期访问的同学们(尤其是硕士研究生)予以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