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

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已关闭评论625

2025年3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召开第196期学术例会。报告人为科学史系孙承晟教授和18级博士生杜明禹同学。

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

孙承晟老师报告的题目是“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孙老师首先从他较早接触到的福布斯(Robert J. Forbes, 1900—1973)的两本著作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63,与戴克斯特豪斯合著;1985年翻译为中文)和Short History of the Art of Distillation(1948)谈起,从技术史学史和荷兰科学史学史的角度讲述了福布斯身兼工程师和技术史家的学术生涯。福布斯作为化学工程师在荷兰壳牌公司的沥青研究,激发了他对技术史研究的兴趣。他最初的著作便是关于古代的道路和沥青,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撰写了大量的技术史著作,既有专题性的研究,也有通论性的著作,还编纂了宏富的技术史文献目录,同时还参与编辑荷兰科学家Simon Stevin(1548—1620)和Martinus van Marum(1750—1837)的著述,参与辛格等主编的《技术史》的撰写。他因此成为技术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62年获颁技术史学会(SHOT)的首枚达·芬奇奖章。报告还探讨了福布斯著作中对中国技术的论述,借助档案展示了福布斯参与20世纪50-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类史:文化与科学的发展》(History of Mankind: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研究项目;结合荷兰科学史的学科发展,指出福布斯与霍伊卡、戴克斯特豪斯是荷兰科学史建制化初期的中坚力量,他们都有着相似的科学史从业路径,和沟通科学与人文的学术旨趣。报告最后希望荷兰壳牌公司相关档案的开放,能对福布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

报告结束后,吴国盛老师首先对中国当前的西方技术史研究进行评议并做出展望,同时对福布斯技术史文献目录中的分类进行了交流。王巍老师、鲁博林老师、王哲然老师分别就荷兰科学史学科的建制化、福布斯技术史研究的内在逻辑、Martin van Marum主持建立的Teylers Museum等问题展开讨论。

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

杜明禹同学报告的题目是“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本次报告的内容属于报告人博士论文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报告人按照研究背景与问题、两次车里雅宾斯克灾难与辐射安全体系的拓展、切尔诺贝利灾难与辐射安全体系的重构和结语的顺序介绍了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经历三次辐射灾难后演变的历史。首先,报告人概述了辐射安全史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核心问题“苏联发生的历次辐射灾难暴露了其辐射安全体系中哪些要素的缺陷,又促进了哪些要素的补足?”。之后,在辐射安全体系“三要素说”的框架下,报告人以两次车里雅宾斯克灾难与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具体案例解答了上述问题。期间,报告人重点讲述了捷恰河灾难后场外辐射剂量监测缺位的弥补,通过放射生态学调查对环境对象的吸附作用产生新的认知,再到将新理论应用于捷恰河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以及从上至下的科技医疗机构拓展的历史案例。在谈及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影响时,报告人关注到辐射剂量测量仪器使用混乱的案例,阐明了剂量认识互斥的组织因素,从而解释了间接导致急性放射病患者救治危机的技术物的组织层面的原因。最后,报告人得出结论:灾难暴露了既有辐射安全体系中各技术要素的缺陷,要素间失衡是辐射安全体系失效的主要原因。灾后在补足这些缺陷的同时,各要素还进行了拓展乃至重构程度的革新;各社会群体在辐射安全问题上的认知转变是推动各要素革新的核心动力,灾难起到了加速认知转变进程的“催化作用”。

2025年3月19日系学术例会第196期纪要:孙承晟“福布斯:作为工程师的技术史家”和杜明禹“拓展与重构:灾难视角下苏联辐射安全体系的演变”

报告结束后,严弼宸老师、刘年凯老师、刘骁老师、徐军同学、孙承晟老师、刘柯含老师、沈宇斌老师等师生同报告人围绕编史学纲领、不同时期灾难后体系的差异、技术体系框架方法论的拓展、核电站选址、乌克兰学者的研究动态、史料的获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20日 09:40: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