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2讲纪要:蔡天新,“弗雷格,逻辑与真理”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2讲纪要:蔡天新,“弗雷格,逻辑与真理”已关闭评论792

2024年9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了科史哲讲座第72讲。本次讲座由科学史系吴国盛教授主持,特邀浙江大学数学学院蔡天新教授,讲座主题为:弗雷格,逻辑与真理。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2讲纪要:蔡天新,“弗雷格,逻辑与真理”

蔡天新教授从2009年6月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一场报告讲起,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地参观考察,对弗雷格生前主要的生活轨迹、求学经历、学术观点以及对后世影响进行了深入讲解。接下来,蔡教授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2讲纪要:蔡天新,“弗雷格,逻辑与真理”

哥廷根与汉诺威:哥廷根和汉诺威,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双子星,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历史、文化和地理联系。哥廷根,位于汉诺威以南大约20公里的地方,两者相距不远,属于同一个行政区。汉诺威,曾是德意志第四大邦国,先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国,后成为独立王国,最后成为普鲁士的一个州。而哥廷根,由于其学术地位,在汉诺威王国时期也受到了重视。哥廷根大学,德国乃至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研究型大学,汉诺威则有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等教育机构,两座城市都是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中心。汉诺威是19世纪汉诺威王国的首都,而哥廷根大学在数学和科学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两座城市在文化和科学方面相互影响。汉诺威是下萨克森州的首府,也是该州的经济中心之一,而哥廷根则以其大学和科研机构为基础,发展了包括科学研究、教育和技术服务在内的多种经济活动。两座城市通过公路、铁路紧密相连,交通便捷,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哥廷根数学学派: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形成的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数学研究群体。这个学派以其在数学各个分支领域的重大贡献而闻名。费利克斯·克莱因在1886年来到哥廷根,他的到来标志着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正式成立。克莱因致力于提升数学研究和教育水平,吸引了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和学生。大卫·希尔伯特在1895年加入哥廷根大学,成为学派的核心人物。希尔伯特以其在几何学、数论、数学逻辑等领域的工作而知名,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斯及其学生黎曼尽管不是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正式成员,但他们在哥廷根的工作和影响力是哥廷根数学学派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弗雷格同样不是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正式成员,但他的工作与该学派的数学家们在学术兴趣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交集和互动。他的贡献在更广泛的学术背景下对哥廷根数学学派的某些成员可能产生了间接影响。

弗雷格的生平以及求学经历:戈特洛布·弗雷格于1848年11月8日出生于德国的维斯马。他在一个路德教派牧师家庭中长大,这个家庭环境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大学阶段,开始在耶拿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后来转向了哲学。1873年在哥廷根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数学哲学的。获得博士学位后,弗雷格在1874年回到耶拿大学担任无薪讲师。在1895年成为耶拿大学的正式教授,于1925年7月26日在耶拿去世。弗雷格的工作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逻辑体系和哲学观点对后来的逻辑学、数学哲学和语言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在20世纪被重新发现,并被认为是现代分析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弗雷格的著作及主要观点:1879年发表了《概念演算:一种模仿算术形式的纯思维的数学语言》,这是他的逻辑系统首次公开发表,引入量词的符号表示法,这种形式逻辑系统旨在将数学推理形式化。1884年出版了《算术基础》,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逻辑主义的哲学观点,主张数学可以被归约为逻辑,数学公理可以用逻辑术语来表述和证明。逻辑主义与直觉主义、形式主义并列为20世纪初数学基础研究的三个主要学派。弗雷格在1892年出版了《论意义和意谓》,讨论符号与对象的关系,并指出第三种因素的存在。在1893年和1903年分别出版了《算术的基本法则》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旨在通过纯逻辑的概念来定义算术的概念和证明其定理,这是他尝试将算术完全逻辑化的重要著作。1913年他与怀特海合著的三卷本的《数学原理》出齐。各部著作出版后,尽管面临着来自逻辑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挑战,但弗雷格的工作在逻辑学、数学哲学和语言哲学领域具有着深远的影响。弗雷格的逻辑主义和对语言意义的分析,至今仍是哲学和数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72讲纪要:蔡天新,“弗雷格,逻辑与真理”

在讲座的结尾,蔡天新教授还特意提到在维斯马和巴德克莱茵两地市民自发组织的纪念弗雷格的徒步活动,并以弗雷格的一句话作为讲座的结尾:“一个好的数学家,至少是半个哲学家;一个好的哲学家,至少是半个数学家。”

在问答环节,现场的老师和同学围绕经验和意义、哲学的对象与科学的对象的差异、纯粹直观和经验直观、数学的哲学基础、数学与诗的共同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吴国盛老师代表科学史系向蔡天新教授赠送了纪念礼物。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高音笛

审核:沈宇斌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9月29日 08:26: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