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6讲预告:张绪山,“重审‘李约瑟难题’”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6讲预告:张绪山,“重审‘李约瑟难题’”已关闭评论1,275

主   题:重审“李约瑟难题”

主讲人:张绪山 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

时   间:2024年6月13日(周四) 15:00-17:00

地   点:蒙民伟人文楼B206(科学史系系厅)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6讲预告:张绪山,“重审‘李约瑟难题’”

 

讲座摘要:

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表述是:“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这个“难题”的预设条件存在错误,而正题中的设问则是针对没有成为历史事实的“否定性”问题,不符合历史研究原则。近代科学在西欧的勃兴是一种特殊性,而世界其他文明没有独立地发展出近代科学是一种普遍性。探讨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文明“何以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这样的普遍性的“否定性”问题,可以得出无数貌似合理的解答,但难得正鹄;其正确路径必需且只能基于“近代科学勃兴于欧洲”这个既定的特殊性的历史事实。

 

主讲人简介: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66讲预告:张绪山,“重审‘李约瑟难题’”

张绪山,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人文学科)委员,北京大学历史系-希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兼职教授。1991-1998年留学希腊,先后就读于萨洛尼卡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大学历史考古学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24年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研究领域涉及欧洲中古史、拜占庭史、中西交流史等,著有《6-7世纪中国和拜占庭帝国关系》(希腊文)、《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史学管见集》、《随缘求索录》、《国史边缘》等;译作有《东域纪程录丛》、《封建社会》、《何为封建主义》、《国王神迹》等。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6月6日 10:27: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