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3讲纪要:梅建军,“近期国际上有关李约瑟知识遗产研究的几个动向”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3讲纪要:梅建军,“近期国际上有关李约瑟知识遗产研究的几个动向”已关闭评论1,983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3讲纪要:梅建军,“近期国际上有关李约瑟知识遗产研究的几个动向”

2023年4月26日,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3讲暨系学术例会由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梅建军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近期国际上有关李约瑟知识遗产研究的几个动向”。

梅教授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关于李约瑟知识遗产的重要会议,重要专刊和最近研究。

 

会议:

2015年的李约瑟纪念会议邀请了曾与李约瑟合作的学者和一些杰出的东亚科学史青年学者。会议论文涉及《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以下简称“SCC”)的价值,李约瑟工作中的天下大同观,李约瑟研究所的早期历史,李约瑟的有机主义哲学,李约瑟遗产在香港、日本、韩国的传播和影响,李约瑟在部分特定学科史上的研究,东亚科学、技术和医学史的未来方向等。梅教授总结道,与会者一致认为李约瑟以现代西方科学为中国古代科技之准绳,以进步/落后二元对立为线索的研究方法有其局限性。本次会议的大部分论文于2020年在期刊Cultures of Science上组成专刊。

2018年的李约瑟研讨会将话题聚焦于欧亚大陆的科学活动,更加关注欧亚大陆中各种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流动。会议论文涉及农作物远距离传播,欧亚与中国连接的考古证据,波斯和印度医学向中国的传播等话题。2023年的第三届李约瑟研讨会的主题为“李约瑟的对话视野”,强调作为多文明成果的科学概念。本次会议论文涉及李约瑟问题的对话视野中的历史社会学、宇宙观、自然科学、调研方式等,反思和讨论了欧洲中心主义,跨文化的天文学、地理知识、线性代数、草药医学,现代科学兴起等问题。

梅教授对三次会议提出了如下四点评论:(1)李约瑟的工作代表了上个世纪中叶开始的对非西方文明及其价值揭示的学术进程,影响深远。(2)持续组织李约瑟研讨会是有积极意义的。(3)参会学者以中老年学者居多,青年学者较少,需要有意识改进。(4)科技史专业性较强,在会议上形成有效的综合性对话仍然较为困难。

 

刊物:

梅教授主要介绍了Isis杂志2019年的一期专刊:“A Second Look at Joseph Needham”。本次专刊由科学史家H. F. 科恩(H. Floris Cohen)推动,由薛凤(Dagmar Schäfer)组稿并组织同名论坛。本次专刊和论坛在主题上重视科学史的全球史转向背景,聚焦此背景下的各个领域如今如何利用李约瑟的工作。

梅教授分别介绍了本次论坛中各个学者的工作,包括Caria Nappi和McKenzie Wark的对谈;BuYun Chen围绕李约瑟工作中的质料和形式概念讨论李约瑟的物质主义/唯物主义理论;Helen Tilley对李约瑟工作进行全球史范畴方面的反思;郭文华对普世医学进行讨论等。专刊的主编导言做出如下重要论断: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反思李约瑟问题的前提预设,并构想新的书写全球科学史的替代方法;该领域已经摆脱了李约瑟的二分法和现代科学类别划分;不同于李约瑟的融合的全球科学图景,这些学者对全球化的科技史研究持有多样化的视角。

最近研究:

梅教授在这一部分分享了他最近阅读到的一些有价值的论文。包括C.Gillispie和濮德培(P.Perdue)对SCC的批评;Leon A. Rocha对李约瑟与当代学术关联性的评价;李约瑟的印度网络;林宗台讨论李约瑟在韩国的影响,以及韩国在东亚科学史的位置;从现代化和身份政治视角分析李约瑟在台湾的传播和影响。

最后,梅老师介绍了李约瑟研究所在出版、奖学金、组织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以及使命愿景。

90分钟的报告后,与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和梅教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交流。

蒋澈老师提问日本和韩国的学者的新近著作在何种程度上受到李约瑟工作及李约瑟问题的影响?有没有小体量的关于整个东亚地区科技史的著作出版计划?王哲然老师提问,就通识教育而言,SCC似乎过于庞杂和细碎,是否有基于SCC但更加通识性的著作适合作为教材?陆伊骊老师提问科恩等人在第二次李约瑟研讨会上的争论的具体情况如何?李约瑟对于生物化学史的研究是否值得继续发掘?沈宇斌老师提问SCC后续的出版计划,第六卷是否还会有动物学史问世?王巍老师同样对科恩等人的争论是否有背后的哲学立场感兴趣,并评论了李约瑟的有机主义与其他科学哲学家工作的关联。

其他师生也向梅老师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包括:国内的学生有什么参与李约瑟研讨会和纪念演讲的渠道?李约瑟如何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如何在研究中平衡欧洲和东亚的关系?如何处理中国古代技术史的具体研究中,文献和考古证据对应不上的情况?李约瑟研究所是否计划举行关于鲁桂珍的研讨会?如何看待鲁桂珍的地位、价值和意义?梅教授对上述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回应。

本次讲座在吴国盛教授的总结中落幕。

撰稿人:王子来

审稿人:蒋澈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7日 18:15:2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