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9讲预告:刘任翔,“时间之谜与存在的有限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9讲预告:刘任翔,“时间之谜与存在的有限性”已关闭评论2,977

主题:时间之谜与存在的有限性

主讲人:刘任翔(清华大学哲学系)

时间:2022年3月3日(周四)下午2:00–4:00

地点: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206(科学史系系厅)

线上直播:腾讯会议 525 464 691(无密码)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9讲预告:刘任翔,“时间之谜与存在的有限性”

内容提要:

在对自然的物理学描述中,时间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科学的研究,与其说是彻底解答了“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如说是预设了日常经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将其形式化。于是,尽管科学高度发达,时间仍是个永恒的谜题。

本次讲座,我们将借助现象学的思想资源,重新理解时间及其与存在、主体的关系。在此,时间首先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不再仅仅是一种均匀流逝的中性介质,而更是使得种种事物和事物的各个方面得以渐次展开的视阈或场域。换言之,时间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使任何事物之为事物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存在论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一个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同时又和种种其它事物共同属于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整体,那么使得两者成立的“差异化事件”必须具有怎样的结构?我们试图表明,最基本的结构就是时间的结构,因为时间中的当下既有别于过去和未来,又天然地和过去与未来同属一个“粘连”的整体。正是我们对时间的这种原初结构的经验,使得我们能够理解其它种种差异性和统一性。

进一步地,事物的渐次(而非瞬时)展开所蕴含的“场所性”可以解读为主体在存在论层面上个体化的原因。这里,显现过程的有限性不再按照传统哲学被归给人这种主体,而是归给事物的存在方式本身。存在的有限性,规定了经验的时间性,进而规定了主体的场所性。主体的种种能力、属性或限度因而不再是无端的假设,而是时间存在论的必然推论。我们由此理解了自己为何“恰好”是这种开显着时间的人。

主讲人简介: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9讲预告:刘任翔,“时间之谜与存在的有限性”

 

刘任翔,麦吉尔大学现象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硕士。现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水木学者”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黄裕生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存在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尤其关注其中的时间、有限性、主体性问题。研究项目曾获加拿大魁北克省文化部(FRQSC)资助。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篇,在国内期刊发表4篇。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2月24日 09:01: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