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系学术例会第50期纪要:刘逸、鲍鸥主讲

2019年9月25日系学术例会第50期纪要:刘逸、鲍鸥主讲已关闭评论2,676

本次学术例会,由本系19级博士刘逸同学和副教授鲍鸥老师分别作报告。

刘逸的报告题目是“威廉∙哈维《心血运动论》中的目的论思想”。文章主要内容为: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一直以来被历史学家看作是机械论占主导的作品,一方面是由于运用了较多实验和量化的证据,更直接的原因是哈维在书中没有给出血液循环的目的因。然而,哈维身处文艺复兴时期,受到盖伦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很深,他的《心血运动论》并没有脱离目的论的框架。首先,《心血运动论》是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解剖学研究。在哈维看来,解剖学的目的是获取灵魂以及灵魂和身体统一体的知识。其次,哈维虽然没有在《心血运动论》中直接提及灵魂,但是他频繁使用的术语“运作”(action)、“用途”(use)和“适用性”(usefulness)是建立在身体和灵魂的“工具-目的”关系这样的目的论解释系统之上。最后,哈维对身体各部分适用性的考察体现了哈维的神圣设计目的论,即认为身体是造物主精心设计的产物。因此,目的论仍然是哈维《心血运动论》的主导性思想。

胡翌霖老师首先指出:最根本的问题是需要辨析机械论者谈论的“目的/用途”和目的论者谈论的“目的/用途”之间的区别。不能说抓住了“用途”、“目的”这样的术语就是“目的论”的。古代人并非没有“机械”这个词汇,现代人也并非没有“目的”这个词汇,但正如库恩的范式革命所言,革命之处恰恰在于不可通约性。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是一种范式的转变,文章要去澄清同样的用词背后范式发生了如何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讨论语词。胡老师认为文章结论的说服力不强,蒋澈老师也认为从文本的依据看似乎论证《心血运动论》中目的论占主导而不仅仅是目的论存在这一结论有些过强。蒋老师认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如果承认了哈维在书写《心血运动论》时仍然是由目的论思想所主导,那么他为什么要刻意把这种旨趣“藏起来”,试图给出自然化的解释。蒋老师建议参考哈维晚期的作品《论动物的生殖》,哈维的目的论思想在那本著作中表达得更为明确。

吴国盛老师从哲学和史学两个角度提出了对文章的综合性建议。首先,他同意胡老师指出的机械论和目的论的涵义问题。目的论有强弱不同版本,机械论也有强的机械论和弱的机械论。哈维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不可能有特别强的机械论,也不可能是跟亚里士多德一模一样的目的论。因此,吴老师强调要在哲学层面上澄清哈维的目的论和机械论是体现在何种层次上。可以考虑树立一个生物学中强机械论的人物对比来思考,例如笛卡尔。当然,生物学的特殊性使得它到今天都没有完全机械化,即便最强的机械论版本可能也存在一些可能需要其他解释来补充的地方。吴老师同时指出,从史学方面看,哈维可能是一个类似哥白尼的人物,也许考证发现他自身是继承目的论传统,但他却引发了后人向机械论转变。这种新旧范式的历史转变过程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另外,陆伊骊老师提供了关于哈维解剖学的历史文献,刘胜利老师作为刘逸同学的导师也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和稍许回应。曹秋婷博士、刘红晋博士后也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评论。

鲍鸥老师例会报告题目是“科技史研究方法之一:口述史方法漫谈”。全文如下:

历史不是沿时间单向延续的简单线条,而是由历史1、历史2和历史3构成的丰满、复杂、立体的“浪潮”,有前行,有涌退。

历史1指自然、社会、个人及事件的过去存在。包括:未知性存在、可能性存在和确定性存在。历史1的主体是物(自然物和人工物)、人(群体和个体)。历史1以自发形式延展,自生、自灭。

历史2包括被发现的未知性存在,被确认的可能性存在以及被再现的确定性存在。历史2的主体是人,是历史1的记录者、发现者和研究者(即专业治史者)。历史2由主体自觉、主动完成。针对相同的历史1,会有不同的历史2。

历史3是对历史2解读、评价或校正的结果。历史3的主体是专业治史者。

历史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更确切的说,历史1以及被记录、被发现的历史2构成历史2的客体,通常被称为一手史料。历史2的主体搜集、研究一手史料的行为被称为历史学的一阶研究。历史3是针对历史2进行的二阶或多阶研究。史料是历史学的核心和起点。

人类记录、保存史料的方法经历了“物传-口传-文传-音传-像传”过程。当下的网传或“云传”基于过往所有的方法。

古今中外都有口口相传的史料,可以作为古代意义的口述史。

现代意义的口述史(Oral History)与古代除了必有口述环节以外,在主体、记录方法和目的等方面都有根本区别。“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记的历史,而是口述史料。”(唐德刚,2008:19)“口述史的‘核心’是‘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樊洪业,2009(3):269)现代口述史以音传和像传技术发明为基础,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于20世纪中叶应运而生。

音传技术是从留声机(1877年由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磁性钢丝录音(1898年由丹麦人Valdemar Poulsen发明)-磁带录音机(1936年由德国人弗劳伊玛发明,后由美国的Marvin Kamras改进)的不断推进过程,为推广音传奠定了基础。

现代口述史满足了历史的社会平权化需求。二战结束后,美国大众希望记录自己和家人参战过程与感受。这种社会诉求为现代口述史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支撑。 “口述历史指的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熊月之)。理想目标是“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人生记忆及生平讲述都记录下来,并最终建立起人类个体记忆档案库。”(陈墨,2013:5).1948年美国新闻人亚伦·芮文斯 (Allen Nevins)在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创建口述历史研究室;1967年,美国成立“口述历史协会”;1980年出台《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原则与标准》成为现代口述史体制化的坐标。

为了避免产生“罗生门效应”,区分不真实与不可靠的陈述;分析造成的原因、价值;处理并应用史料,现代口述史重新规制了传统历史学的研究主体,把治史者的范围从专业历史学工作者扩充到所有人:现代口述历史的主角由被访者(或受访者)与采访者(或访谈者)共同构成。

口述史的质量取决于采访者采访时间的数量积累和采访理论的提升。通常根据采访者的采访时间确定采访者的分级和段位:10小时以下为实习采访人;11-99小时为独立采访人;100-999小时为熟练采访人;1000小时以上为资深采访人。

中国现代口述史起源于1959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59年10月-1972年9月),1984年该所正式成立口述历史组。美籍华人唐德刚先生在80年代开始陆续做的胡适、李宗仁、张学良口述历史奠定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大陆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也被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方法。目前体制化机构有2012年成立的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21世纪以来,现代口述史作为科技史研究方法之一,越来越得到科技史学界的重视。口述科技史(或科技口述史):采用录音、录像等口述历史方法再现科技史。

中国口述科技史主要成果:2008年起樊洪业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采访了400位科技工作者,形成54种56册著作;2009年中国科协组织“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主要利用口述史方法,到2018年12月采集了512位中国老科学家的史料;《中国科技史杂志》建立了“口述史专栏”;钱少红先生的经验、熊卫民先生的研究成果等。

口述科技史不同于一般口述史,其特殊性表现在:对采访者的专业水平要求高;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准备期;需要有团队;整理发表成果困难。

本人从2008年开始从事口述科技史实践,在十多年里共采访(或参与、指导)50余位中俄科技工作者,采访时间在150小时左右,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第一阶段,从2008-2011年,以“苏联专家在清华”为主题,先后组织了23名本科生参与多个 SRT项目,涉及清华大学水利系、机械系、工物系、《新清华》等与苏联专家有关的机构,采访了何东昌、滕藤、倪维斗等曾与苏联专家工作过的新清华建设者、当年的学生、曾经的苏联专家翻译等。在档案研究基础上,尝试使用口述史方法继续搜集史料。遇到的困惑:史料来源——受访者记忆的真实性问题。第二阶段,2009-2015年结合完成社科基金学术外译项目(凯德洛夫学术思想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发展:1960-2010)和中国科协“中国科学与工程杰出人物案例研究”项目研究访谈了30多位中俄学者。包括:为了研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采访了中科院大气物理所高登义研究员、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陈泮勤研究员;为了研究吴文俊院士采访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郭书春研究员;采访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永志院士,形成了《中国科学与工程杰出人物案例研究》中的成果。例如:为了研究苏联哲学家凯德洛夫院士,采访了俄罗斯科学院的哲学家阿古尔佐夫、格鲁霍夫、库兹涅措佐娃研究员和列克托尔斯基院士等。经验:掌握并运用技术设备的熟练程度、团队配合度、专业知识程度的、语言水平等都会严重影响口述史最终形成成果。遇到伦理困惑、内容取舍问题、前期准备不足、与受访者的情感交流等问题。这些都是在以往以文传史料为基础的研究中所没有遇到的问题,一方面体验了口述科技史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口述科技史研究具有鲜活性和文传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第三阶段,2015年以后仅限于整理以往史料,创造条件、指导学生从事口述科技史实践。

口述科技史研究痛点何在?主要在于研究的复杂性。受访者的问题:年龄、记忆力、名誉、本人及家属的配合、保密期等。采访者问题:专业水平、准备程度、责任心、职业道德、经费、精力、团队成员的数量和质量等。由于受访者去世、家人干预,或者由于采访者的经费不到位、精力不支、时间不够、兴趣转移等原因会中断研究。常常出现有条件、无选题或选题好、无条件的情况。

总之,第一,口述科技史是科技史研究者值得关注的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正处于发展期,急需科技口述史的专业研究人员。第二,当代科技人物正逐渐逝去,需要利用口述科技史方法抢救、发现新史料、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第三,口述科技史易进难出,必须亲自实践,才能不断总结经验,获得进步。

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口述科技史与新闻采访的区别与联系?
2.口述科技史的成果具有多少可信度?
3.口述科技史料是否都能成为发表物?

参考文献:
艾素珍.近十年来《中国科技史杂志》口述科技史工作概述.中国科技史杂志, 2009(3):314-318.
陈墨.口述历史门径实务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樊洪业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樊洪业.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的思考——在当代中国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3):269-276.
李涛.论中国口述科技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8):109-113.
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王芝芝,姚力译.北京:当代出版社.2006.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
唐德刚.文学与红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学术思想传承与创新丛书》编委会.中国科学与工程杰出人物案例研究(上、下).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熊月之.口述历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1NDQ4OQ==&mid=203901357&idx=1&sn=9926258b8bbd4b9a1480f96ed9211f2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181de9050c6617b871d4e9c569a7365bfba3a0c6ce08852b48a8cbccde0199740eb1188f7d91b3f6ff2bd0744cd20180&ascene=2&uin=MjEyNjE1MDIxNw%3D%3D&devicetype=iPhone+OS8.0.2&version=16000011&pass_ticket=RJYOnrm6EyaGFRATUQ6Wejrhj7xCkGvlk048zoBAoGVuxqxFQVluRByiSo5R4Jcj
杨祥银.当代中国口述史学透视.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3):47-58.
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王春法.“采集工程”的缘起、进展与意义.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2):139-148.
张藜.“采集工程”与中国现代科学口述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2):149-153.
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钟少红.早年留日者谈日本.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

报告后,师生就历史1、历史2、历史3的说法、口述史的真实性、口述科技史的团队配合问题、受访者的伪装修饰问题、采访者的伦理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9月29日 17:47: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