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系学术例会第38期纪要:刘红晋、马睿智主讲

2019年3月27日系学术例会第38期纪要:刘红晋、马睿智主讲已关闭评论2,523

本次学术例会,由本系博士后刘红晋和硕士生马睿智分别做报告。

刘红晋的报告题目为“史温候和达尔文、胡克的联系,反映19世纪中英科学网络中资金和信息的不对等流动”。史温侯是十九世纪下半叶英国派驻中国的外交官。他在领事工作之余发现了大量鸟类和植物新物种,使其成为鸟类和植物学家。史温侯在这两个学科领域和达尔文、约瑟夫·胡克等学者保持经常性联系,这种联系是19世纪中英交流网络的一部分。分解介绍史温侯的多重身份——外交官、鸟类学家和植物学家,发现动、植物研究团体的沟通是相互独立的,即科学家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和外交官们产生联系。英国科学家和外交人员之间的交流网络以前者为中心:科学家发出指令、获取信息和标本。

这篇论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罗伯特·史温候的三重身份——外交官、动物学家(鸟类学家)、植物学家。通过对通信和史温候传记、文献的梳理分析,主要得出了两点结论:一、史温候与达尔文的交流是以鸟类学家的身份进行的;二、与鸟类学家的身份相比,史温候以植物学家的身份获得的现金回报更多——体现在与著名植物学家、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园长胡克的交流中。

第二部分具体阐释了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外交官的科学交流网络。对史温候、达尔文、胡克、亨利·汉斯等人组成的网络进行分析,发现动、植物研究领域间有一定的分野,例如动物学界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接受程度更高;动(植)物研究内部的科学合作较少。

第三部分用要素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中英间科学交流网络的不对等性。网络的中心是英国本土的科学家们,他们向海外外交官发出指令、获取信息,所以这种交流网络主要服务于英国本土科学家们;外交官们只能从实物标本中获得经济回报,提供的信息帮助多是义务的。发回英国的很多实物标本,也只享有了新物种的命名权,没有经济收益。

本系博士生杜明禹对报告进行评论:本文研究了史温候和达尔文、胡克之间的往来信件,以及其他外交官(如亨利·汉斯)与科学家们的往来信件,达尔文的三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编辑的《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作者想用这些一手史料来佐证科学网络中外交官之间缺乏交流。随即通过前人的研究——参考文献2范发迪《清代在华的博物学家》补充到,外交官们有着学习博物学的传统。植物学领域,汉斯是胡克在中国的代表;在动物学方面,史温候也指导霍尔特收集和制作动物标本。这体现了一种分级交流网络。

本文对博物学,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博物学家,的关注也是尤其重要的。这种反辉格式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历史代入感。博物学本身专业门槛较低,这也成为了当时外交官有能力从事博物学研究的一个必要的原因,相比于专业性更强的数理科学,刘华杰教授也曾指出,人类在其99%的历史当中不得不靠博物学知识而不是靠数理科学知识而生存。所以这篇文章阅读友好度也很高。

最后对评论人来说,本文所倡导的挖掘主要人物间的关系,建构出交流网络,以网络模型分析以标本、信息与资金作为媒介的交流,这样的研究方法很具有启发性。

专家点评:

吴国盛教授:1)强化问题意识。2)对资金、信息流动的定量的分析可以再细化。

王巍教授:补充两个背景:1)清代在华外交官中,业余从事博物学研究的比例有多少,这种比例可以反映外交官们的兴趣偏好、受教育程度和从事博物学研究的难度。从这种比例中也可以反映出从事动植物收集是否是领事的官方任务之一。2)植物学者获得的资助(报酬)更多,与植物的引种和本土化产生的经济价值也有关,参考中国引入的辣椒、番茄、土豆等经济作物。

王程韡副教授:清代英国在华博物学家早期受到的神学教育,注意对他们意识形态的考察。

郑方磊助理教授:英国派驻海外的外交官有收集矿石等资源信息的任务,可以在帝国史背景下加以考察。

蒋澈博士后:1)当时的科学认知经历了转变:19世纪末的科学实践逐渐和验证神学思想脱钩。2)科学史研究还有很多没有涉足的领域,对新领域、新史料的研究,说清叙事观点和结论明确即可。

2019年3月27日系学术例会第38期纪要:刘红晋、马睿智主讲

学术例会报告现场

马睿智报告的文章题为“麦克道尔论颜色作为对象的真实属性”。该论文的基础是在唐浩老师“心灵哲学”课程上完成的期末论文。他的报告首先介绍并阐释了当代著名哲学家麦克道尔在其论文《价值与第二性质》中对约翰·L·麦基的批评,然后重构了麦克道尔关于该问题的哲学立场,最后指出麦克道尔为辩护颜色等第二性质的实在性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论证,他还对比了麦克道尔在《实在性与颜色:评斯特劳德》这篇书评中对另一位当代哲学家巴里·斯特劳德的批评,指出麦克道尔在他所批评的这两位哲学家的理论背后诊断出了相似的预设:如果一个事物是现象的,多多少少依赖于感知者和经验主体,那么就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形而上实在性探求。除此之外,他还指出麦克道尔反驳笛卡尔式的反颜色实在论的论证策略在很大程度上秉持了牛津实在论传统的进路:力求通过诉诸于常识和日常语言,揭示反实在论的不融贯性,进而辩护常识意义上的实在论立场。

刘胜利老师为报告作了评议。刘老师为听众补充了更为详细和深入的哲学史背景,解释了为什么颜色问题引发了这么多的哲学关注,特别是在现象学传统中,例如梅洛-庞蒂那里有更为复杂的关于颜色实在性以及颜色感知问题的讨论。在肯定了这篇论文的优点之后,刘胜利老师指出了文章还有待完善的诸多方面,例如作者对关键哲学概念的引入太过理所当然,解释得不够充分,以至于读者很难进入讨论,比如像“对于实在性过于纤薄(thin)的构想”、“得以充分构想”、“在感知经验中是中立的”这样的表达中的关键概念需要加以注解,给出对同一概念可供参照的不同理解,这样才能更为清晰地呈现出麦克道尔自身的立场。鉴于麦克道尔的论证更多地是对对手论证的归谬和反驳,文章可以只聚焦于麦克道尔对麦基学说的诊断,无须发散至其他更大的哲学问题。

王巍老师结合自己在匹兹堡大学的访问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匹兹堡大学哲学系、科史哲系和科哲中心的相关情况,指出了汉语学界对麦克道尔的学说及其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的了解还不够充分。王巍老师接着结合科学哲学领域更为关心的问题对这一报告做出了评论,指出了第一性质-第二性质区分背后的科学研究动机及其贡献。

吴国盛老师肯定了这篇论文在形式上的完备性,并且鼓励在座的同学学习分析哲学明确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论证,善加利用科学史系丰富多元的思想资源,对不同的研究进路和思想传统保持开放,努力从他人的研究中汲取知识和灵感。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3月27日 18:14: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