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讲纪要:林磊,“霍金及其遗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讲纪要:林磊,“霍金及其遗产”已关闭评论3,597

2018年5月25日下午,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讲在蒙民伟科技大楼南楼科学史系系厅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物理学家林磊先生,题目为“霍金及其遗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10讲纪要:林磊,“霍金及其遗产”

林磊教授

林磊先生在此次讲座中回顾了霍金的“个人史”,着眼于其学术成就、学品学风、家庭生活、科普贡献等几个方面,对霍金的贡献、品性和历史地位给出了“盖棺定论”式的评价。

在学术贡献方面,霍金的第一项物理学成就是彭罗斯-霍金奇点定律。事实上,早在1937年,该定律就已经被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和斯奈德(Hartland Snyder)所预言。1965年,彭罗斯在数学上证明黑洞是奇点。到了1970年,霍金和彭罗斯共同证明,大爆炸是一个奇点。不过,这个定律并没有太多应用价值。霍金的第二项物理学成就是提出了“贝肯斯坦-霍金辐射”。然而,这项成果,依然是建立在贝肯斯坦(Jacob Bekenstein)、泽尔多维奇(Yakov B. Zel'dovich)等人的工作基础上。第三项成就是与哈特尔共同提出了宇宙的波函数理论,但这一理论并没有被广大理论物理学家所接受。总体而言,霍金的大部分物理学成就都建立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原创性并不高。他唯一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自洽的情况下,将二者同时应用于对黑洞的研究。

在对物理学理论的宏观把握和洞见上,霍金也并不高明。他曾经做过三次理论预测,并与同行对赌,全部以失败告终。霍金的学品也饱受争议,物理学家古斯(Alan Guth)就曾提到,他和一位同事一次当面指出了霍金论文一处严重的计算错误,霍金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在公开演讲中偷偷改正了计算结果,而且决口不提古斯二人的功劳。总体上说,正如鲍尔(Philip Ball)评价的,霍金在学术上勇敢、聪明、但不严谨,他似乎是由自己的直觉所驱动,而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这或许根源其人格特质。据说霍金在剑桥大学赛艇队时负责掌舵,那时他勇敢冲动的性格就已暴露无遗。林磊先生总结到,霍金是一个“川普型”的科学家,反复无常,不深思熟虑,有错不一定认。

家庭生活是霍金“个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在确诊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SL)两年后,他与简·王尔德(Jane Wilde)结婚,后育有二子一女。在1974年瘫痪在轮椅上之后,简负责打理霍金的一切生活起居,被迫放弃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即便如此,霍金并未对简产生感恩之心。在《时间简史》大卖暴富之后,他甚至当着妻子的面,与护士们打情骂俏,使简承受了身心上的双重折磨,霍金因此有了“虐妻”之嫌。1995年,霍金与简离婚并与护士伊莱恩(Elaine Mason)结婚。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婚后霍金受到了伊莱恩的百般虐待,其惨状甚于美军战俘营中的俘虏。最终,二人于2006年离婚。

霍金的声名主要来自于他的科普贡献。1988年,他出版了迄今为止最畅销的科普书《时间简史》,累积销售已达一千万册。然而,霍金书写这部著作的真正动机却并是为了传播科学,而是解决个人的财政危机。根据英国的医保体系,即便如霍金这样的卢卡斯讲席教授,依然无法负担高昂的护理费用。《时间简史》为霍金带来了大笔的版税收入,也使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科学偶像。一方面,霍金绝顶智慧的大脑与孱弱不堪的身体的鲜明对照,符合大众对科学偶像的预期;另一方面,自爱因斯坦逝世后,出现了长时间科学偶像的真空期。霍金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大肆追捧与炒作,与这两个因素息息相关。

即便揭露了霍金许多不为人所共知的“阴暗面”,在总结阶段,林磊先生依然表示,霍金一生是精彩的一生,体现出了为了生存下去而迸发出的强大意志力。他用一生证明,有绝症,别放弃,要期待奇迹。这或许是霍金留给人类最大的精神遗产。

林磊先生的讲座富有生动的历史细节,为听众还原了一幅全方位的、有血有肉的霍金形象。讲座结束后,林先生就从事当代科学史研究的意义、科学史家是否有责任揭露炒作等问题,回答了听众的提问。讲座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5月30日 11:55: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