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配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徐蜀先生共同策划的“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于2025年6月出版,以图录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早期无线电发展的历史与脉络,全面展示了112种无线电设备,其中不乏当今收藏界难得一见的珍贵藏品,并对每种设备进行了解说,包括其技术原理、历史发展阶段、实际应用、收藏故事等,是迄今为止极具代表性的早期无线电发展史图录。本书旨在回顾无线电技术对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致敬那些怀揣热忱与梦想的技术和传媒先驱,领略这项技术持续至今的生机。
目录
- 序言 吴国盛
- 《无线电原理》对我收藏老无线电的启迪 徐 蜀
- 信息时代前夜的求索与浪潮 王 京
- 浅谈火花式发射机 孙忆南 焦帅铭
- 无线电是如何变成一种业余爱好的? 刘元兴
- 展品图录
一 抓住那束看不见的光
二 听,石头在唱歌
三 鸟枪换炮
四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五 浪 潮
序言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互联网与电子设备让全球联通触手可及,这一切都得益于无线电技术的百年演进。从电磁波的初次捕捉到今天的无线通信,无线电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回溯其来路,依稀可见百年前先驱者的身影——他们用火花与线圈开辟新领域,吸引无数青少年投身其中,调制电波、增强信号。正是他们的开天辟地、奇思妙想和锐意进取,给后来蓬勃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也为广播传媒事业埋下了种子。
徐蜀先生是知名无线电收藏家,与夫人陈汉燕多年来收藏了海内外大量无线电器材设备,尤以一批20世纪早期的无线电收发器材为国内罕见。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与徐蜀先生合作策划“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旨在回顾无线电技术早期发展历程及它对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致敬那些怀揣热忱与梦想的技术和传媒先驱,并结合当代艺术家对无线电技术的思考与呈现,领略这项技术持续至今的生机。
本书以多角度高清照片系统呈现“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中的珍贵早期无线电设备,采用彩色印制,图文并茂的形式,为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书中特邀策展团队撰写三篇深度文章,阐释无线电技术史和文化史,更有徐蜀先生分享独家无线电收藏秘辛。愿这部图录能够成为开启无线电历史宝库的一把钥匙,带领读者领略无线电技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独特魅力。
吴国盛
二〇二五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