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

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已关闭评论546

2025年2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召开第193期学术例会。报告人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洋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瑞老师和Gale中国培训师石亦宸老师。

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

刘瑞的研究课题“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与学界关于物种的跨域流动、劳动者在海洋科学发展中的能动性两个议题展开对话。她从海底的“哥伦布大交换”这一视角出发,讨论了黄海海底作物景观的演变与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海女所从事的跨国藻类移植为例,讨论了近代东亚水产养殖业对海洋物种的驯化过程。她系统梳理了物种移植、人员流动和知识融合的路径。通过这一研究,着力论述了海洋并不仅是作物移动的通道,而且是物种移植发生的场域。并且结合在南太平洋国家的实地调研,特别是对斐济当地海女的走访,对未来全球南方海洋藻类养殖业在循环经济、蓝色碳汇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本地女性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展望。这一研究也从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出发,展现了进行深海历史研究的可能性。最后,她简要介绍了最新研究“鲷鱼、珊瑚、潜水艇:20世纪日本西村渔业的太平洋拓展与全球深海科学发轫”的研究内容。该研究聚焦于日本西村渔业公司在太平洋进行渔业作业的过程中,从远海走向深海,从产业走向科学的进程。通过探讨太平洋的环境、生物、城市、资本等因素对深海科学发展的影响,来深入思考全球深海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太平洋因素”。

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

沈宇斌老师对刘瑞的研究进行了点评,认为这项研究呼应了近期科技史研究的物质转向等前沿问题,并且将历史学的档案研究和实地考察紧密结合。与会教师和同学,对于该研究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大家分别就海藻本身的能动性、海女离开青岛后中国本土的潜水员培训、自然生长和人工移植的海洋物种的区别、中国本草中关于海藻的知识和近现代水产生物学知识的异同、海女的知识结构的本土性和流动性、济州岛和青岛在近现代东亚水产养殖业中的集散地效应、海女扩散过程中的家庭结构和生产组织、社会性别对海女的经济活动的影响、济州岛的海女数量、大连碰海人(“海蹦子”)和海女潜水的异同、海女的身体构造和劳动强度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

Gale出版社石亦宸先生为清华科大学科技史师生带来了Gale Scholar中有关科技史内容的报告。本次报告聚焦 Gale Scholar 历史一次文献项目在科技史研究方面的文献支持和应用。Gale Scholar为学者带来了 15 世纪至今超 1.7 亿页一次文献,源于权威机构,结合先进的数据处理平台助力科技史研究。

报告中展示了丰富的科学史文献资源,涵盖多种类型包括专著、手稿、照片、期刊报纸等,涉及西方科技史,中国科技史、工程技术、工艺及科学家资料等话题。报告人石亦宸介绍了部分重点科技史相关主题数据库,如十八世纪作品在线,十九世纪作品在线等,为科技史研究提供关键史实支撑。

2025年2月26日系学术例会第193期纪要:刘瑞“移植海藻与创造海洋:济州岛海女的海底实验,1935—1944”和石亦宸“Gale数据库如何助力科技史研究”

Benjamin, Park,《古代到现代提水设备的演进》,1849年,625页,哈佛大学图书馆

报告人展示了数据库特色功能与研究工具,体现了Gale 历史文献平台的文献挖掘特色和数字人文研究潜力。以探索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力的社会影响话题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学术实验室平台挖掘信息,助力学者高效开展数字人文研究,为科技史研究开辟新路径、提供新方法,推动该领域学术发展。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7日 13:30: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