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已关闭评论1,030

2024年11月20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第186期学术例会在人文楼B206举行,报告人为科学史系沈宇斌副教授、23级硕士生刘汉青同学。

本次系例会开始前,举办了接受Jens Høyrup教授向科学博物馆捐赠藏品的简短仪式。Jens Høyrup教授是著名数学史家,正在我系进行学术访问并讲授“前现代数学史选讲”系列讲座。他向科学博物馆捐赠了丹麦物理学家Niels Arley所用的圆规一套,及德国卡尔·祖德霍夫研究所(Karl Sudhoff Institute)所藏医学器械主题邮票一套。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Høyrup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两组藏品的相关历史情况,系主任兼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向Høyrup教授颁发了捐赠证书,并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清华科技史学科与科学博物馆建设的支持。副系主任蒋澈副教授主持了仪式。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沈宇斌老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他首先介绍了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科学史学者Elena Aronova的编史学著作《科学史学:从十月革命到冷战结束的历史与政治实验》(Scientific History: Experiments in History and Politics from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to the End of the Cold War,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1)。

Elena Aronova认为“科学史学Scientific History”是19世纪末以来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努力将科学的技术、方法和价值观与历史写作(包括“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在内)相融合的多样实践。当前包括 “大历史”、“深历史”和“生命史学”等在内的历史学“科学转向the scientific turn”并非新现象,而是这一“科学史学”传统的延续。她特别采取了“俄罗斯作为方法”的策略,以俄罗斯和苏联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为切入点,重新梳理20世纪“科学史学”的发展,从而解构传统的科学编史学的西方中心主义叙事。

这本书围绕与1931年伦敦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有关的六位关键人物。法国哲学家、历史学家亨利·贝尔受到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思想的影响,认为历史应作为一门“综合的科学”,追求科学与历史的统一,由此创办了著名的《历史综合杂志》和国际综合中心,促成了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召开以及法国年鉴学派的诞生;苏联主要的理论家布哈林以马克思主义方法整合科学与历史,强调“科学与社会不可分割”。1931年,他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伦敦大会,与西方学者展开了交锋;苏联与会代表,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尼古拉·瓦维洛夫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种子和植物材料收藏。瓦他通过研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提出了多个农业起源中心的理论,受到法国学者的高度重视;英国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也参加了伦敦会议。战后他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总干事,致力于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和科学合作推动“单一世界文化”的形成;他倡导成立了教科文组织“人类史”项目,以科学和文化的视角书写全新的人类历史,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世界和平;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布尔之后成为该项目主要推动者,出版了6卷本的《人类史:文化与科学发展》;参加伦敦大会另一位英国科学家约翰·伯纳尔提倡“信息社会主义”,主张通过中央集权的信息管理和科学传播制度来促进科学研究,进而影响到尤金·加菲尔德发明了科学引文索引(SCI)。加菲尔德甚至在1964年出版《引文数据在科学史书写中的使用》,提倡用SCI来研究科学史。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在评介了这本书之后,沈老师又介绍了他目前有关中国近代科学编史学的研究计划,认为以“中国作为方法”,有助于理解近代中国的科学史学、历史学与科学史之间的密切关联。与会的老师和同学,就《科学史学》一书涉及的俄国科学史学和全球科学编史学的问题以及沈老师的研究计划,与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刘汉青报告的题目是“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报告开篇介绍了萨勒诺医学院的历史地理背景,指出了公元11世纪前后萨勒诺受到拉丁、拜占庭、阿拉伯、犹太、诺曼等多种文化影响,是当时的地中海文化交流中心。之后介绍了萨勒诺医学院的兴起和衰落。在此基础上,刘汉青引出了萨勒诺医学文献的流通,包括其文献的希腊和阿拉伯来源,以及12世纪之后抄本在欧洲各地的流传情况。康斯坦丁的翻译著作和《医术集》、《受难志》12世纪就在欧洲各地广泛传播,而其他萨勒诺学者的著作在非诺曼地区的大规模传播要到13世纪之后。之后刘汉青点明了他的研究兴趣——康斯坦丁的《医术全书》。他首先介绍了康斯坦丁的生平,包括不同地区三个版本的传记,以及他对阿拉伯医学典籍的翻译情况。其次他对《医术全书》抄本的内容和目前的保存情况进行了梳理。《医术全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目前有四种类型共130种抄本保存在欧洲各地。然后他介绍了目前学界《医术全书》的版本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实践》在不同阶段有三个版本,《理论》则有四个版本。在介绍完研究兴趣之后,刘汉青讲述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字人文中的文本对齐和网络社群探测,探索了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算法和无监督学习中的聚类算法在文本研究中的可能性。

2024年11月20日系学术例会第186期纪要:沈宇斌“‘俄罗斯作为方法’与20世纪的‘科学史学’”和刘汉青“萨勒诺医学院及其医学文献的流通”

报告结束之后,我系师生对选题的意义,以及数字人文具体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1月23日 17:08: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