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

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已关闭评论3,69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2017年12月23日(周六)在本系系厅举行。上午9点至下午6点,共发表了9个报告。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长胥琳佳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主持。专委会理事长吴国盛教授(清华大学)致开幕词,希望通过不定期的召开小型研讨会推进中国的科学传播学学术事业。上午,刘兵教授(清华大学)发表了“关于毒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奉公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不同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传播的影响”,吴国盛教授发表了“美国科技旅游路线”,潘涛总编(金城出版社)发表了“搞笑诺贝尔奖的另类科学传播”。下午,杨虚杰副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报告“科学家科学传播的短板以及解决方案——从科普图书的创伤与出版谈起”,詹琰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报告“宋代绘画与中国博物传统”,刘立教授(清华大学)报告“北京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柴俪杰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报告“科学传播的新力量——科技电影与技术”,胥琳佳副教授报告“我国科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分析”。闭幕式上,呼斯勒博士、王大鹏博士分别发表感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专程前来祝贺,专委会副理事长张增一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做会议总结。张增一认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环境雅致、气氛活跃。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把“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馆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之一,将不定期为学界同行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 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

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

sdr

第3次北京科学传播学论坛在本系举行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12月26日 10:34:1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