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

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已关闭评论1,050

2024年10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第180期系学术例会。第一位主讲人为科学史系21级博士生孙逸凡,主题为“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

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

报告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报告人介绍了晚清电学知识传播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电学译书、理科报刊和中国物理学史研究三部分。接着,报告人叙述课题相关知识背景,即西方电学研究史上的四种电学理论——单流体论,双流体论,力论和电子论。其次,孙同学列举了他所使用的主要史料,包括十余本晚清传教士电学译书和清末民初四十多本物理教科书。再次,报告人开始讲述西方四种不同的电学理论,何时进入中国,有多少体现,接受情况如何,大致勾勒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兴衰过程。最后,报告人挖掘了晚清士绅群体对电的见解、看法、态度,并表示,晚清中国人对电的认识和想象纷繁复杂,态度各异,既有固守中国传统知识来解释西方电学的,也有“半中半西”兼容并包的,也有更尊崇西方科学“西化”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

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

会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哲然老师提问晚清士人都接触到哪些电学实验仪器?做了哪些科学实验?蒋澈老师提出,晚清士人对电的看法,和四种电学理论的联系比较浅。文中举例的晚清人物,其中有一些是坐而论道,对分歧存而不论的态度。王巍老师建议,士绅群体包罗万象,可以区分出民间和学界,以及其他不同身份的人群。沈宇斌老师提出,第六节和全文关系较浅,似乎可以另作文章,而这篇文章只做传播端。日本人翻译电子学的部分可以再多了解。刘骁老师提出古代中国的气论和阴阳学说的关系问题。刘年凯老师推荐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孙承晟老师提出“流体”概念可以进一步梳理,电子和放射性物质的术语翻译问题可再研究。其他在会同学还提供了一些建议和相关资料书,并提问电灯等技术应用产生什么影响等话题。

第二位报告人是23级硕士廖雨晴同学,报告的题目是”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报告人对雅各布·克莱因(Jacob Klein, 1899—1978)的介绍分为三部分,一是求学背景,二是学术成就,三是他的科学思想史。报告人首先从“history of science”的古希腊语理解入手,指出“Ιστορία από της Επιστήμης”强调的是科学与历史之间的根源联系,以此声明克莱因的研究切入点正是科学史学科的古典意涵:对知识的探询。

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

接着,报告人简要介绍了克莱因在德国跟随胡塞尔、纳托尔普、海德格尔和薛定谔学习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克莱因提供了哲学、历史与物理学的研究框架。报告人将克莱因的学术成就总结为“三本书、二十二篇讲座和一个教育项目”。克莱因成功出版的三本书《希腊数学思想与代数的起源》(由伊娃·布兰翻译的英译本)、《柏拉图<美诺篇>疏证》、《柏拉图的三部曲》以及未能出版的“高尔吉亚学派的数学课程”共同构成了一个“知识探询”系列:知识的古今之变、知识得以学习的可能、知识从人到职业再到城邦的传递、知识在机构中的历史考量。同时,报告人指出,张卜天老师的译作《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准确地把握了克莱因的科学史研究面向。

最后,报告人提出了克莱因的三条思想线索,以便明晰他作为科学史学家的学术面貌。第一是克莱因与施特劳斯的镜像对比,他们二人在古今之争的讨论中,采取了不同的进路,施特劳斯致力于改造古代哲学为今人所用,克莱因揭示古代知识只为理解现代科学。第二是克莱因与柯瓦雷的思想联系,他们二人都有现象学的学术背景,都关注柏拉图在现代科学革命中的复兴。第三是克莱因思想中柏拉图诠释、现象学进路与数学史文本,三方融会贯通于克莱因的“意向历史”研究中。

2024年10月9日系学术例会第180期纪要:孙逸凡“从电气到电子:西方四种电学理论在晚清民初的传播”和廖雨晴“科学史学家雅各布·克莱因”

报告结束后,蒋澈老师就“意向历史”与黑格尔学说的关系向报告人提出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孙承晟老师、王子来同学等人就报告的细节与报告人进行了讨论。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0月10日 15:38: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