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澈
联系方式
办公室:人文楼510
电子邮箱:jiangche@tsinghua.edu.cn / jiang@fastmail.net
研究方向
博物学史、西方科学史、科学史文献学
教育经历
2012年9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史博士
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
2009年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双学位)
访问经历
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斯坦福大学历史学系,访问学生研究员(Visiting Student Researcher)
讲授课程
(一)本科课程
- “博物学史”:2021年至今
- “拉丁语基础(1)”:2021年至今
- “拉丁语基础(2)”:2022年至今
- “基础古希腊语”:2018年、2020年
- “科学技术史系列讲座”:2021年
(二)研究生课程
- “西方科学史名著选读”:2020年至今
- “科学史研究方法与学术规范”:2022年至今
- “拉丁语导引”:2022年至今
教学获奖
- 2022年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 2022年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指导项目:“西方古代、中世纪拉丁文博物学文本选辑的编纂与译注”
- 2021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以本土人文研究需求为导向的欧洲古典语言系列课程建设”
科研项目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欧洲中世纪博物学文献研究与译注”(21CSS024),2021年至今,在研
-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项目“普林尼《自然志》中的动物学知识研究”(2019T120081),2019年至2020年,已结项
-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项目“普林尼的生物知识:《自然志》第7—32卷译注与文本研究”(2018M640118),2018年至2020年,已结项
- 参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世界科学技术通史”(14ZDB017),2014年至今,在研
学术论著
(一)学术专著与译著
- 《从方法到系统——近代欧洲自然志对自然的重构》,独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5月
- W. 欧格尔维:《描述的科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志》,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
- 林德奎斯特编:《现代科学的博物馆》,独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
(二)论文
- “中世纪晚期自然观转型中的康拉德《自然事物之书》”,《自然辩证法研究》,第39卷第9期,2023年9月,第28—35页
- “对大学‘博物学史’课程教学的思考”,《中国博物学评论》,总第7期,2023年8月,第100—111页
- “科学图像及其艺术史价值——围绕科学图像的跨学科对话”(与李洋等合著),《文艺研究》,第44卷第1期,2022年1月,第94—107页
- “以语文学的方式读译西方博物学典籍”,《中国博物学评论》,总第6期,2022年1月,第123—133页
- “百草可观:草药典籍中的植物图像”,《信睿周报》,总第58期,2021年9月,第9—12页
- “苏俄植物学家科马罗夫对中国东北植物的考察与研究”,《中国博物学评论》,总第5期,2021年1月,第158—177页
- “19世纪欧洲博物学家对中国蝶类的研究:以地理为视角的历史概要”,《中国博物学评论》,总第4期,2019年10月,第63—79页
- “论中世纪学者樊尚的‘自然史’观念”,《科学文化评论》,第16卷第4期,2019年8月,第64—72页
- “三封爱因斯坦致贝索书信研究”,《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第4卷第3期,2019年6月,第57—64页
- “《雅典学园》中的毕达哥拉斯”(与刘钝合著),《数学文化》,第10卷第2期,2019年6月,第71—79页
- “近代早期博物学史的编史学综述”,《科学文化评论》,第13卷第1期,2016年2月,第24—41页
- “格罗斯曼的崩溃与危机理论”(与方敏合著),《政治经济学评论》,第6卷第5期,2015年9月,第47—67页
(三)图书章节
- 《科学技术史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十九章“伊斯兰科学”(第452—460页)
- 《科学技术史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三十二章“俄国科技史”(第756—765页)
- 《科学技术史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四十二章“中国农学史”(第969—983页)
- 《科学技术史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第四十六章“中国博物学史”(第1037—1046页)
(四)译文
- “林奈《植物学基础》”,《中国博物学评论》,总第6期,2022年1月,第165—187页
科研获奖
- 《从“方法”到“系统”——近代早期欧洲自然志对自然的重构》获得北京大学2017年优秀博士论文
学术兼职
- 中国科技史学会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年3月至今
- 唐仲英基金会仲英青年学者:2022年1月至今
- 《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2020年1月至今
- 博物学史学会(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History)国际代表(International Representative):2019年4月至今
校内公共服务
- 科学史系副系主任:2021年至今
- 科学史系教学主管:2020年至今
- 人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2020年至今
- 图书馆院系教师顾问:2020年至今
科学博物馆工作
- 2021年主持展览“百草可观——中西药用植物图像展”的策划、布展与讲解培训工作。
- 2020年作为骨干参与展览“神机妙算——计算器具历史展”策划工作。
- 2019年作为骨干参与展览“百年器象——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备展”策划与展厅组织、讲解工作。
其他工作
- 2023年起组织“普林尼《自然志》读书会”。
- 2021年起组织“前现代与现代早期自然知识共同研究班”(https://naturalknowledge.net)。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