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已关闭评论214

2024年4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蒙民伟人文楼B206举办“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此次工作坊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刘骁助理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仇振武老师召集发起,邀请到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孙承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蓓蓓副教授担任评议嘉宾,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数位师生围绕工作坊主题进行报告。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刘骁介绍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分为两个半场举行。上半场,刘骁老师对参与工作坊报告与对谈的嘉宾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本次工作坊的组织初衷与具体活动流程。随后刘骁、仇振武、博尔琛、陈倩分别就不同研究议题进行报告。下半场先后由郭庆、薛晓萍、王子丹、余婧、刘洪君进行报告。在每个半场结束时,孙承晟、李蓓蓓两位老师针对报告内容,逐一展开评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刘骁

刘骁的报告《海洋气象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定海测候所的建设与功能为例》回顾了中国海洋气象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探讨定海测候所的规划、建造、验收、经费问题以及海洋气象学的各项实际应用,以此作为民国时期海洋气象学建设之缩影,并提出了海洋气象学知识与气象台站建设之关系、经济因素对地方气象台站建造的推动作用等延伸思考。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仇振武

仇振武以《连接安达曼群岛:气旋、海难与无线电》为题作报告,聚焦热带气旋在孟加拉湾造成的三起海难事故,追溯孟加拉商会与印度气象局将安达曼群岛视为气象预警网络重要节点、将其与印度大陆相连接建立电报通讯以减少海难的过程。借助安达曼群岛的案例,反思以往对热带岛屿的“边缘性”历史书写。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北京大学博士生博尔琛

博尔琛的报告“A Profound Blue Against Red: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S. Meteorological Knowledge in Yan’ an During WW2”介绍延安时期美军与中共合作建立的气象学“红色网络”,以及气象知识向延安的转移和应用。其研究展示外交活动为气象知识的跨国流动创造条件,但同样伴随着不同行动者的独特利益,并构筑了新的气象网络。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生陈倩

陈倩就《气象观测建议:威廉·杜伯克与中国海关气象规范的萌芽》为题进行报告,主要关注海关与近代中国气象观测的关系,包括海关气象观测站的建立和负责人威廉·杜伯克的选定,以及气象仪器、观测时间和观测频率等规范问题的制定。同时,对杜伯克编纂《中国气象观测指南》的应用与意义进行深入讨论。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开大学博士生郭庆

郭庆的报告《西风与季风:中国气候区划的国家想象》以气候区划作为切入点,探讨“西风与季风”背后的基于地方产生的全球气象知识,并讨论了中国学者对本土独特地理界线和气候分区的认知变化,以及中国以群众物候经验为基础进行农业气候区划、搭建科学与农业生产之间桥梁的过程。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清华大学硕士生薛晓萍

薛晓萍以《打造“中日海域气象中心”:科学民族主义,知识生产与青岛观象台》为题进行报告,介绍德占、日据与中华民国时期青岛观象台的发展沿革,探讨科学民族主义背景下的跨国气象科学知识生产,并将青岛观象台作为跨国科学连续性的个案,并揭示中国科学现代化的主动性与复杂性。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王子丹

王子丹的报告《中国早期温度计和湿度计的制作与应用考论》从气象仪器史角度,考证近代温度计和湿度计传入中国的过程,并讨论西方传教士、中国本土学者制作新式温度计与湿度计的技法,指出随着近代工农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温度计和湿度计的制作方法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生余婧

余婧就《天气与公众——〈时报〉天气信息的演变历程》作报告,对近代中国重要报刊《时报》中的天气预报进行梳理与考察,讨论其天气预报专栏的内容与科学化、现代化历程,并对不同编辑时期气象预报进行比较研究。更进一步,关注公众对气象信息的认识和使用价值,并指出天气预报在民营市场的局限性。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后刘洪君

刘洪君作《阴阳、几何与自然之数:明清之际士人对雪花的讨论》为题的报告,梳理明清士人对雪花原理、性质的术语应用、理解逻辑等认知过程,并将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与西方自然知识作比较研究。同时,关注士人的理性雪花认识在整个明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强调科学内史叙事中被遮蔽的中层自然知识的作用。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孙承晟教授(左)、李蓓蓓副教授(中)、潘涛老师(右)分别进行评议与指导

在评议环节,孙承晟老师与李蓓蓓老师分别就各报告人的研究进行探讨,针对选题、概念术语的应用以及研究方法作了详尽的评述和建议。潘涛老师则分享了关于竺可桢先生相关文集、书籍出版工程、纪念活动与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最新资讯,并就科学史研究中史料的挖掘问题进行讨论与指导。

“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顺利举行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清华大学科学史系“连接海洋亚洲——气象知识的生成与应用”工作坊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与总结中顺利落下帷幕。

 

撰稿:薛晓萍

审核:刘骁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4月24日 16:51: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