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6讲纪要: Mary Augusta Brazelton,“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6讲纪要: Mary Augusta Brazelton,“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已关闭评论1,014

2023年11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在系厅举行了第56期清华科史哲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白玛丽(Mary Augusta Brazelton)副教授,主题为“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沈宇斌老师主持。

讲座开始前,沈宇斌介绍了主讲人白玛丽老师的学术背景:她在耶鲁大学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副教授,她的研究领域为现代中国与全球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并在这些领域都有学术论文和专著。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6讲纪要: Mary Augusta Brazelton,“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

白玛丽老师的讲座主题是她的新作《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China in Global Health Past and Pres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3)。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国际卫生史中的中国;二是关于新中国时期的大规模免疫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干预的经验模范。

在第一部分,白玛丽围绕两个重要实例来描述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如何建立的疾病防控体系并参与国际卫生组织建设。第一个例子是,1911年伍连德在东北进行的鼠疫防控,这位剑桥医学博士推广西方医学方法进行的有效防控给中国系统性的公共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对当今的流行病学研究仍有启发。同时,伍连德还作为大会主席筹备并主持了中国首次国际医学会议,证明了当时的中国有能力举行有全球影响力的公共卫生会议。第二个例子是,1931年在北京设立的国家流行病防控局——“中央防疫处”,这个单位是中国早期集中专家进行疾病防控实践的典范。在抗战期间,“中央防疫处”搬到昆明,在云南疾病普查、新疫苗的研发、与国际专家进行合作研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6讲纪要: Mary Augusta Brazelton,“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

在第二部分,白玛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进行的大规模免疫动员和以医疗外交的方式参与全球卫生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未结束参入全球卫生事务,而是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和疫苗运动。她以西南地区卡介苗的推广为例,通过多种第一手史料展现了疫苗运动的成效:使得云南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多种疾病疫苗的较好接种率,给这一时期全球公共卫生控制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经验。白玛丽在这一重点研究案例中以“疫苗”作为研究实体:从20世纪30年代只记录总共使用了多少疫苗到50年代详细记载每个人的疫苗接种信息,再到60-70年代在给防治疾病的赤脚医生手册中提到对于婴幼儿预防接种的详细信息,疫苗见证了中国疾病防控体系的进步。在国内疾病防控取得有效成效的同时,中国开始以医疗教育、医疗队援助、援建实验室和医院等多种方式对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开展医疗外交。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关注到中国对霍乱、天花等传染病进行有效消灭和管控的成功范例,60年代全球其他的组织也开始了解中国卫生健康的建设成果(包括帮助非洲国家消灭瘟疫天花等传染病)。根据WHO的定义,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水平方案。白玛丽最后总结道,中国的基础卫生管理模式在20世纪末期成为一种全球模范。

讲座最后,白玛丽老师和在场师生进行了现场交流,回答了关于疫苗接种、中国医生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角色、中国传统医药在全球公共卫生中的作用等提问。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56讲纪要: Mary Augusta Brazelton,“全球卫生中的中国:过去与现在”

讲座结束后,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教授向白玛丽老师赠送了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的礼物。

 

 

撰稿:何晓奥

审核:沈宇斌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1月13日 11:27: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