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0讲纪要:刘煜,“执简驭繁,匠心天工:论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与生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0讲纪要:刘煜,“执简驭繁,匠心天工:论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与生产”已关闭评论2,999

2019年11月15日下午,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0讲在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厅举办,本次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煜研究员,报告题目为“执简驭繁,匠心天工:论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与生产”。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0讲纪要:刘煜,“执简驭繁,匠心天工:论晚商时期的青铜铸造与生产”

刘煜教授在讲座中

刘煜教授首先介绍了青铜器在上古中国的意义和相应的技术史研究对象、方法等背景知识,特别介绍了陶范铸造的基本概念 与失蜡法工艺流程。接下来,刘煜教授回顾了晚商青铜器考古研究的三个阶段,总结了关于先秦陶范铸造工艺的争论(是否使用失蜡法)。刘煜教授指出,当下的认识把技术视为一种过程,认为物品和技术均受制于和赋存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实践,在这种认识之下,技术选择、技术风格的研究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随后,刘煜教授以概览的方式描述了夏商时期青铜器范铸工艺 的技术演进 。总的来说,青铜器范铸技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两次转变:(1)从二里头遗址到早商时期,演进主要在于从鼎从二范到三范、透底包足的铸型以及使用金属芯撑 ;(2)从中商到晚商,双耳对称、 封闭器底、 使用盲芯成为了主流,金属芯撑技术也得到了规范化。 同样在夏商时期,铸铜生产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里头文化时期、早商时期以及晚商时期,这体现于生产组织的若干方面。

刘煜教授还以殷墟青铜器为例 ,讲解了陶范铸造工艺流程的复原。这一工艺流程十分复杂,涉及陶范材料的选择和制备 、铸型的设计与制作、块范的制作 、铸型设计 、制作范上花纹、制芯、铭文制作、铸型的干燥与焙烧 、铜的熔炼与合金配制、铸后加工等多个环节。

在讲座最后,刘煜教授对前述内容做了总结,她指出,晚商青铜器的铸造不是单一行业独立完成的,而是制陶和金属冶铸两大技术体系相互结合、适应、调整的结果。此外,殷墟青铜器铸造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均已步入规范化,并达到较高的水平,这必须依托于严格的组织管理。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的工艺选择则与中国的黄土环境及高超的制陶技术密切相关。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同刘煜教授就科技考古的方法、进展等若干问题做了长达一个小时的充分交流。刘煜教授同我系部分师生共进了工作晚餐。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1月15日 23:44: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