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53期纪要:戴碧云主讲

2019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53期纪要:戴碧云主讲已关闭评论2,295

2019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53期纪要:戴碧云主讲

在2019年10月23日的系学术例会上,由本系19级博士生戴碧云做报告。本研究讨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史中的一个争论。报告题目为《基歇尔和卫匡国利用地磁偏角测定经度新议》。随着航海业的发展,经度测量成为欧洲近代早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难题。用地磁偏角测经度曾经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基歇尔曾经利用耶稣会全球网络,收集了很多地点的地磁偏角数据,编制地磁偏角表格、绘制地磁偏角与经纬度对应图表。卫匡国与基歇尔交流如何利用地磁偏角测经度,是这一方法的积极支持者。卫匡国亦为基歇尔提供了大量测定数据。

然而他在编写《中国新图志》而测定经度时,仍然以观测日食、月食为主,而非利用地磁偏角。故此,前人研究者不加分析地认为卫匡国在测绘《中国新图志》时利用了地磁偏角测经度这一方法是有问题的。其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基歇尔和卫匡国如何利用地磁偏角来测定经度。

2019年10月23日系学术例会第53期纪要:戴碧云主讲

刘钝、胡翌霖、张楠、蒋澈、马玺、鲁柏林等几位师生分别就经度测量的天文方法、文献资料等诸多方面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胡翌霖博士认为磁偏角测量法仍然有可能被活用到地图绘制上面去。张楠博士从天文学史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充。蒋澈博士提供了更多的文献支持。马玺博士作为点评人通读了全文,并提出相当细致的修改意见。

文章在进一步修改后,已经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西方科学史”分论坛口头报告。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11月4日 09:54: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