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系学术例会第47期纪要:李轶璇、夏妮主讲

2019年6月12日系学术例会第47期纪要:李轶璇、夏妮主讲已关闭评论2,284

本次学术例会,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生李轶璇和本系硕士夏妮分别做报告

一 

李轶璇报告的题目为“《寂静的春天》发表后的一年史研究——一场环境史上的科学争论”。报告围绕着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引起的争论展开,全面细致地梳理了这本著作的创作传播历程,对《寂静的春天》引起的社会争论进行了历史研究,包括争论中不同群体,诸如科学家、化学工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的观点和立场,并对1960年代的美国社会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争论背后各个科学共同体、联邦政府不同部门与化工企业的利益关联。

 蒋劲松教授是报告的主要点评人,他指出文章做了很多文献搜集工作,对于这一段历史事实的呈现也让我们对蕾切尔·卡逊的认识更为丰富;但是文章对于题目中的“环境史上的科学争论”回应得不够充分,比如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在撰写《杀虫剂的使用》这篇报告的过程等,应当突出环境主义和科学主义双方之间的争论,以及以卡逊为代表的环境主义到底是怎么胜利的。

王程韡副教授指出,文章存在“内史不内、外史不外”的情况,在证据使用上存在偏差,比如所研究的美国主流媒体CBS电视台、《纽约客》杂志等都是左派媒体,因此在史料的选取上不够全面。陆伊骊助理教授指出,文章主要引用王作跃《卫星的阴影下》中关于蕾切尔·卡逊的一章的内容作为科顾委相关研究的文献基础,但是关于美国总统科顾委的文献还有很多,目前有很多关于蕾切尔·卡逊的文献,建议进行更多的阅读。鲍鸥副教授指出,文章在“争论的分析框架”上没有找准,到底是“科学史”研究还是“科学哲学”研究应当更加明确,否则会显得角度太多、靶子不清的情况;此外,争论双方到底是怎样辩论的应当更加明确,比如蕾切尔·卡逊是如何回应科学家的攻击的。争论过程中的很多东西没有展现出来。吴国盛教授则就“史学文学”和“报告文学”的区别进行了解释,他提出史学研究的目的是要有一个研究问题,比如在这篇文章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科技界是怎么在跟环境主义的争论中落败的;或者可以将蕾切尔·卡逊与柴静进行对比研究科学家的回应。刘兵教授指出,科学史研究中“讲故事”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如何把故事讲好。比如文章可以对卡逊为什么选择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寂静的春天》而不是其他科学杂志,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问题。胡翌霖助理教授认为报告主要意义还是争取得到学术批评,应该集中于自己更有创见的部分,或者说更希望得到在场老师批评和建议的部分来报告。王巍教授最后指出,报告人对文章内容作了更为细致的补充,使得内容更加丰富;文章是对《寂静的春天》发表后的一年做一年史研究,还是很有新意的。

夏妮报告了她的硕士论文开题,题目为“盖伦放血术研究”。罗马帝国名医盖伦随性的书写风格注定了后世对盖伦的任何研究都带有重构的意味。盖伦关于放血术的抄本《静脉放血术之驳埃拉西斯特拉图斯之书》、《静脉放血术之驳罗马的埃拉西斯特拉图斯》和《通过静脉放血术治疗》符合盖伦一贯的写作风格。布莱恩(Peter Brain)翻译了这三篇,结合自己对放血术的研究,写作《盖伦论放血》。由于受到当代医学观念的影响和盖伦本身的误导,布莱恩对放血术的重构因循自然哲学-生理学-病理学的逻辑线条,忽视了希腊医学作为技艺的本质,缺少对放血术的具体论证,尤其是盖伦重视的论证的整理,也很难深入盖伦和同时代医家的争论。本选题试图针对这两个具体问题,从技艺的视角重构盖伦放血术。

鲍鸥老师认为该选题的原始材料可能不足。刘胜利老师和刘兵老师对盖伦放血术中是否存在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提出质疑。胡翌霖老师指出盖伦确实有这样的区分不是进行实践意义上的研究的必要条件。刘胜利老师认同胡翌霖老师的观点,但理解作为技艺的放血术依旧不能抛开自然哲学的概念辨析。陆伊骊老师指出该选题需要补充放血术相关研究文献。郑方磊老师指出该选题可以试图缩小到放血疗法的一个小问题。蒋澈老师指出该选题在翻译上的问题,如“manuscript”应译为“抄本”而非“手稿”。该选题对布莱恩的批判也存在问题。布莱恩在《盖伦论放血》中指出盖伦的三篇放血论述在想法上有所发展,可以从这个角度开始讨论。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6月14日 08:16:5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