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

教学动态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已关闭评论1,686阅读模式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1

“新中国重要工程人物”笔记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陈印政老师执教的《中国工程史》课程顺利结课,该课程是在国内高校中首次开设,并被列为“四史”类选择性必修课程。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2

课堂教学实景

《中国工程史》课程在本学期教学期间,同步录制了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并精心准备了在线教材等课程资源,目前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即将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超星尔雅通识教育网站上线。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3

在线课程网站

2024年秋季学期,共有174名本科学生修读该门课程,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对于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工程师精神、工程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认识,坚定了走中国特色工程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工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工程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中国工程道路的时代内涵是什么?”等核心问题。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期末论文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论文可以选择从提升大学生工程能力的角度回答“钱学森之问”,或者结合所学专业梳理某一项工程的发展历史。平时成绩则是检查上课期间的手写学习笔记,由于开课学校多年以来就形成了手写学习笔记的传统,因此学生非常配合。现将优秀笔记展示如下: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4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工程”笔记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5

“中国工程的自主创新时期”笔记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6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工业标准化”笔记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图片7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工程”笔记

 

课程负责人:陈印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工程史的研究,先后主编有《<工程>整理汇编(27卷)》《<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整理汇编(23卷)》,主持编辑《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专刊,同时主持“中国近代工程社团的建制化研究”“中国工程自立自强的道路自信”等课题多项,形成了扎实的学科积累,有利于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 版权归全国科技史教学网所有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tnhs/index.php/2025/02/09/tjdxzggcskcfx/
世界科技文明史视频课(潜伟、晋世翔) 教学动态

世界科技文明史视频课(潜伟、晋世翔)

  爱课程(中国大学 MOOC)链接:点击进入 教育部公示链接:点击进入   热烈祝贺本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公示名单 公示期:2025年8月21-28日...
医学的故事视频课(谷晓阳、李曈) 教学动态

医学的故事视频课(谷晓阳、李曈)

  学堂在线链接:点击进入 教育部公示链接:点击进入 热烈祝贺本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公示名单 公示期:2025年8月21-28日 课程介绍 在大家选择医学作为职业...
合成生物学:科学与伦理视频课(胡翌霖) 教学动态

合成生物学:科学与伦理视频课(胡翌霖)

  学堂在线课程链接:点击进入     教育部公示链接:点击进入 热烈祝贺本课程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课程)”公示名单 公示期:2025年8月21-28日   课程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 教学动态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

近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公布了学校各单位教研室名单,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教研室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教学力量,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教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史专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