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 | 技术史经典线上读书会(第一轮)预告 2024年8月28日教学动态研读 | 技术史经典线上读书会(第一轮)预告已关闭评论2,144阅读模式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蔷薇花园的后书房” 读书会联系人:张学渝(广西民族大学) 13823087826 阅读书目 (英)查尔斯•辛格、E.J.霍姆亚德、A.R.霍尔主编,技术史:第I卷 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C.500B.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 · 近期阅读安排 形式:腾讯会议(定期公布在“技术史读书小组”微信群聊,入群请联系张学渝) 时间:周日晚19:30-21:30流程:领读时间(1小时,2-4名领读人)→评议时间(20分钟,1名评议人)→主题讨论时间(40分钟)→自由讨论时间(30分钟) 领读人准备15-20分钟的PPT,介绍本章作者、主要内容、个人认识、个人疑问等。 评议人针对本场领读的内容进行评议(回应、补充、修正、延伸等),提出一个讨论的话题。总结:每场读书会有专人记录,一轮阅读完毕,将会以读书通讯的形式发布在公众号“蔷薇花园的后书房”。 附: · 缘起 2021年6月,C·J·辛格等主编的《技术史》再版。11月,我制定了研读计划,带领学生每周五进行线下读书会,一直读到2023年4月。期间有师友询问是否能改为线上,由于当时计划已定,无法临时更改。今年,有意将辛格《技术史》读书会筹划为全线上,从头读到尾。我将这个想法咨询了部分师友,收获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计划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读第I卷,往后每学期读1-2卷,以此类推。这当是一个“阅读长征”,欢迎提批评意见~ 现发帖招募同好,自愿组成技术史读书小组,相约线上,一起读书。 阅读宗旨 翻开经典,阅读经典,反思经典 · 读书顾问 姜振寰 万辅彬 戴吾三 潘涛 招募对象 1.对技术史感兴趣者。 2.领读人。领读人应准备15-20分钟的PPT,介绍本章作者、主要内容、个人认识、个人疑问。 3.评议人。评议人针对领读人的内容进行评议(回应、补充、修正、延伸等),提出一个讨论的话题。 注:领读人和评议人没有次数限制,1个人可以多次领读和评议。 书籍简介 牛津《技术史》英文原版历时 30 年(1954-1984),共八卷本,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194 章,内容丰富详实,收录了 3000 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插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篇幅最大、资料最全的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巨著。这套书进入我国经历了4个阶段:196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详细介绍了目录;1986年,六所工科院校开始联合翻译出版后3卷;200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1-7卷;202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包括索引卷在内的完整8卷。牛津《技术史》中译本从1965年到2021年计56年之久。 本轮阅读辛格《技术史》第I卷。本卷主要关注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史前至约公元前500年)时期的技术。这一阶段开始于50多万年前,人类的灵巧性已经得到出色发展。本卷注重人类对方法和技能的理解以及最早定居社会的形成,进而考察在近东地区产生的最早的“文明”,乃至技术在地中海地区、北欧和西欧的传播状况。 · 书籍评价 “这八卷著作构成了一座学识纪念碑。”——《自然》(Nature)“这是关于技术史的明晰的、权威的资料来源。”——《医学史》(Medical History)“对技术专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通的读者而言,这是他们学习和激发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对人类文化之技术方面的完整认识,本书是宏伟的、卓然超群的。”——《物理学与技术史》(Physics and Technology)“整部著作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对这一主题的全面的处理,对任何学术图书馆或者公共图书馆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2007年,牛津《技术史》中译本获得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和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 · 第I卷主编简介 (英)C·J·辛格(Charles Joseph Singer,1876-1960)英国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学家。曾任伦敦大学医学史教授,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英)E.J. 霍姆亚德(Eric. John. Holmyard,1891-1959)英国金丹术权威、化学史专家。曾任克里夫顿学院科学史系主任,国际科学评论杂志《科学进展》主编,金丹术与化学史学会主席。 (英)A.R. 霍尔(Alfred. Rupert. Hall,1920-2009)英国军事技术和牛顿著作研究权威。曾任剑桥的惠普尔博物馆馆长,伦敦大学科学技术史教授,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1981年度科学史学会萨顿奖章获得者。 · 第I卷译者简介 王前,1950年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科技思想史、技术哲学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著有《中国技术思想史论》《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中国科技伦理史纲》《“道”“技”之间——中国文化背景的技术哲学》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李英杰,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哲学博士毕业,曾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理工研究科交流学习两年。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和科技哲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孙希忠,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 Post Views: 2,070 2 登录收藏 https://www.dhs.tsinghua.edu.cn/tnhs/index.php/2024/08/28/ydjssjdxsdshdylyg/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教学动态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 近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公布了学校各单位教研室名单,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教研室的成立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教学力量,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教学研究,是科学技术史专业发展的... 02月10日822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教研室正式成立已关闭评论
教学动态 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 “新中国重要工程人物”笔记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陈印政老师执教的《中国工程史》课程顺利结课,该课程是在国内高校中首次开设,并被列为“四史”类... 02月09日971天津大学《中国工程史》课程建设成果分享已关闭评论
教学动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点击进入原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 京教基二〔2024〕28号 各区教委、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 01月03日2,11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