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课程名称 | 课程大纲 | 教师简介 |
科学技术史文献学 | 韩毅 | |
科学史西文文献导论 | 刘亮 | |
科技哲学与科技史理论与方法 | 姚大志 | |
科学技术史导论 | 方一兵 孙承晟 | |
科学思想史 | 陈晓珊 方在庆 | |
中国古代科技经典选读 | 孙显斌 | |
科技史实验原理与技术 | 孙烈 吴世磊 |
中国科学院大学
课程名称 | 课程大纲 | 教师简介 |
中国科技史(学科核心课,60学时) | 孙小淳 | |
科学技术通史(学科核心课,60学时) | 王扬宗、刘晓 | |
科学编史学(学科核心课,60学时) | 袁江洋 | |
科技史论文写作(公共选修课,60学时) | 王广超 | |
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学(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汪前进 | |
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王扬宗 | |
科学思想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宁晓玉 | |
科学社会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柯遵科 | |
自然科学与军事技术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
技术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胡维佳等 | |
科技考古(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杨益民、尚雪 | |
植物考古学(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蒋洪恩 | |
艺术与科学(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石自东 | |
日本传统工艺史(专业核心课,50学时) | 黄荣光 | |
中国地理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汪前进 | |
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王广超 | |
秦汉天文历法(专业课,40学时) | 孙小淳 | |
古天文方法(专业课,40学时) | 孙小淳 | |
中国现代科技史专题(专业课,40学时) | 王丽娜 | |
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专业课,40学时) | 罗兴波 | |
中国现代科技人物研究(专业课,40学时) | 罗兴波 | |
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史(专业课,40学时) | 王勇忠 | |
近现代科技史文献(专业课,40学时) | 刘晓 | |
西方地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张佳静 | |
科学通史原著精读(专业课,40学时) | 刘晓 | |
美国科学技术史(专业课,40学时) | 王大明 | |
西方数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赵振江 | |
近现代物理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鲁大龙 | |
化学史(专业课,40学时) | 何涓 | |
西方科技史文献研读(专业课,40学时) | 罗兴波 | |
传统工艺与当代社会(专业课,40学时) | 黄荣光 | |
中国古代制造工艺史(专业课,40学时) | 张明悟 | |
生物考古(专业课,40学时) | 杨益民、韩宾等 | |
陶瓷科技史(专业课,40学时) | ||
农业考古(专业课,40学时) | 尚雪 | |
冶金考古学(专业课,40学时) | 罗武干 | |
科学思想史(上下两学期,公选课,80学时) | 郝刘祥 | |
世界历史(上下两学期,公选课,80学时) | 袁江洋 | |
海陆丝路与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史(公选课,40学时) | 汪前进 | |
人类学与现代性(公选课,40学时) | 孙小淳 | |
中国历史与文化(公选课,40学时) | 张明悟 | |
科学技术史精要(公选课,40学时) | 孙小淳 | |
中国工艺史(公选课,40学时) | 杨丽凡 | |
科学方法与美学(公选课,40学时) | 张双南 | |
外国工艺文化史(公选课,40学时) | 杨丽凡 | |
到古代旅行:中国历史地理精要(公选课,40学时) | 黄义军 | |
中国科技制度的演化与评价(公选课,40学时) | 汪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