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2年6月16-17日
地点:成都温江西南财经大学
主办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同时召开“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
会议日程
说明:
- 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本次会议全程不分组,均为大会发言。
- 开会地点始终不变: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
- 每位代表发言时间15分钟,5分钟讨论,总用时20分钟。如果发言超时,将在讨论时间中扣除。
- 为了节省时间,务请发言者提前将PPT拷入会场电脑中(如果使用PPT的话)
6月16日上午
开幕式
时间:8:00-8:40
主持人:唐晓勇(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院长)
- 刘灿(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致辞
- 吴国盛(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主任)致开幕词
- 胡良贵(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致贺辞
- 高磊(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公司西南区总监)致贺辞
照集体相
第1场
时间:8:40-10:20
主持人:万辅彬
主题:科技史与通识教育:经验交流
- 李 蒙 西南财经大学科技史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探索
- 任晓明 南开大学科学文化史教学改革的探索
- 萨日娜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概况
- 李可可 武汉大学科技史通识课的开设情况
- 苏静静 医学史教学:架设医学与人文的桥梁
休息20分钟
第2场
时间:10:40-12:00
主持人:姜振寰
主题: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哲学辩护
- 苑舉正 数学化科学与数学化教育
- 陈春文 为科学与哲学的同源辩
- 奉公 元才教育视域中的科技史教学
- 文兴吾 科学技术史课程与通识教育
午餐:12:00-1:00
6月16日下午
第3场
时间:1:30-3:30
主持人:肖玲
主题:科技史与通识教育论坛I
- 吴国盛 科学通史与通识教育
- 厚宇德 关于科学技术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孙逸倩 科学史应该成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
- 张立 关于科技史通识教育的思考
- 李昶罕 对科技史大规模进入课堂方式的思考
- 诸锡斌 整合力量推进科技史学科建设
休息20分钟
第4场
时间:3:50-5:50
主持人:袁江洋
主题:科技史与通识教育论坛II
- 王德伟 科技史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刘红 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融入科技史教学的思考
- 孙玉忠 科技史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化和体制化尝试
- 王常柱 论科学技术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 聂馥玲 从认识布鲁诺看研究生《外国科学史》课程的教学
- 王炎 从科技史的角度看三星堆文物
晚餐6:00
6月16日晚
科技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体会议
时间:7:30-8:30
地点:华亨酒店一楼会议室
参加者:科技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
6月17日上午
第5场
时间:8:00-9:40
主持人:郑乃章
主题:教学经验交流I
- 吴彤 科学史:一个英雄史诗的励志教育
- 任玉凤 本科通识科学史教育中关注地方性知识问题研究
- 张睿 工具层面的科学史教学
- 王小红 美国第一个HPS系及其科学史通识教育
- 江洋 日本科技史教育现状:问题与启示
休息20分钟
第6场
时间:10:00-12:00
主持人:石云里
主题:教学经验交流II
- 刘兵 科学史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培养非专业学生
- 刘洁民 面向理科系本科生开设的学科史课程
- 蒙虎 本科数学史教学中如何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 尹晓冬 科学技术史研究生教学
- 刘世风 论自然科学博物馆在科技通史教育中的作用
- 王成 兽医史教学与现代中国兽医史研究
午餐:12:00
6月17日下午
第7场
时间:1:30-3:10
主持人:杨小明
主题:学科点建设经验
- 沈志忠 农史文献收藏与农史教学
- 卜风贤 近年来陕西师范大学科技史学科建设及进阶思考
- 潜伟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教学介绍
- 魏露苓 华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
- 周世祥 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史专业教学介绍
休息20分钟
第8场
时间:3:30-5:10
主持人:鞠实儿
主题:教学案例分析
- 桂起权 科学思想的若干重要历史线索
- 刘晓力 融入哲学观念的科学史专题课——以哈佛大学的一门课为例
- 沈健 论科学还原与科学革命的新关系模型
- 秦志敏 现代科学技术史课程提纲(本科选修课)
- 王国强 科学通史教学中简介中国古代算学的数学机械化思想
闭幕式
时间:5:10-5:50
主持人:吴国盛
万辅彬(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姜振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吴彤(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唐晓勇致闭幕词
晚餐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