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7讲纪要:黄怡洁,“感知与类比——在17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解剖脉搏”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7讲纪要:黄怡洁,“感知与类比——在17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解剖脉搏”已关闭评论2,978

2021年12月30日,清华科史哲讲座第47讲“感知与类比——在17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解剖脉搏”在线上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黄怡洁目前是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主要关注 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早期英格兰医疗世界中的脉学知识与脉诊实践,考察脉作为医学概念和身体实体如何在当时不同的文本、人群和文化中被理解、感受和沟通。本次讲座中,主讲人以17世纪的解剖学家爱德蒙·金(Edmund King,1630-1709)的输血实验文本(Sloane MS 1587)为基本材料,探讨了管道身体模型对体液身体模型的替代,同时揭示了17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运用触觉和类比作为认识形式的特点。

主讲人首先介绍了解剖学家爱德蒙·金的基本情况。他于1663年获得坎特伯雷主教颁发的朗伯斯医学学士学位,获得了行医许可,于1671年获得剑桥同等级医学博士学位。作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金在皇家学会期刊《哲学通讯》上发表过8篇文章,他善于利用显微镜观察解剖对象,其中两篇指向输血实验。随后主讲人回顾了17世纪中期英法两国的输血探索史,他们开始逐步尝试从动物向人体输血。法国有两次以人类为受血者的成功案例,作为竞争,英国皇家学会也推出了自己的输血实验,其中金的方案是英国首例从动物到人的输血实验。该实验从小羊的动脉切口输血至年轻男子的手臂静脉,而金对于血液流动过程的记录引发了主讲人的思考。由于血液流入受血者身体后无法观察,而受血者也没有描述出类似法国受血者感到的热,此时爱德蒙·金做了一个触觉感受的记录,声称在受血者的静脉中能感受到“脉搏”(pulse)。但是脉搏是动脉的特质,静脉的血流是没有脉动的,因此主讲人指出当实验者视觉受阻、触觉生效,用所谓的脉搏来计算流量,将非自然的实验现象自然化,并有意识地使用了类比的说明方法,把不存在于静脉中的脉搏用于描述此时的触觉感受。

实际上这样的类比在爱德蒙·金的文本中比比皆是,例如将管道比喻成绳索、琴弦,以及动静脉之间的极细管道类比到更为宏观的动静脉结构。在同时代的解剖学家中也存在这样的类比,例如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威廉·哈维就用水泵来比喻心脏,用阀门来比喻瓣膜。主讲人由此思考为何类比在当时的观察记录中如此重要,她通过追溯observation和experience的概念流变以及当时科学研究对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指出类比在拒斥修辞的科学记录中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形式。

接下来,主讲人向我们逐条介绍了爱德蒙·金在Sloane MS 1587中的八项论点,呈现了金的管道模型身体观的具体细节。其中最为有趣的是,即便当时已经开始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但是金依然使用类比的方法对于身体的管道结构做一些想象和猜测,这样一种以大示小的方法论实际上和显微镜的方法论正好相反,主讲人由此说明了显微镜呈现的是一个中间态,是旧世界和新世界的链接,而不仅仅是直接看到新世界。

最后作者谈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绵延不休的对于脉搏本质的争论。其中主要探讨了活体中的脉搏是否可以用人工模型或者动物标本来模拟。在这方面金和哈维有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动脉中含有精气(spirit),因而活生生的动脉与人工模拟的搏动具有不同的本质;但后者则在多个实验中试图用已经死去的管道通过操作模仿脉动。

主讲结束后,讨论与交流长达一个半小时,很多听众就类比在现代早期的认知作用、“精气”概念 、中西方脉诊知识传统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互动,主讲人也就当时英国医疗知识、医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补充,讲座在热烈气氛中结束。

 

撰稿人:刘逸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月6日 09:02:5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dhs.tsinghua.edu.cn/?p=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