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9讲预告:孙萌萌,“在文本中寻找一个可测量的世界——竺可桢气候变迁研究与物候学实践”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9讲预告:孙萌萌,“在文本中寻找一个可测量的世界——竺可桢气候变迁研究与物候学实践”已关闭评论3,511

时间:2020年12月25日(周五)下午15:00—17:00

线下地点:蒙民伟人文楼科学史系系厅(B206)

线上直播:腾讯会议号651 665 697(https://meeting.tencent.com/s/F2osd0ZgdGk6),无密码

主讲人:孙萌萌 博士(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

讲题:在文本中寻找一个可测量的世界——竺可桢气候变迁研究与物候学实践

内容简介:

什么是“气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因时因地千差万别。在中国,竺可桢(1890—1974)是最早给出回答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物候学”(phenology)的创始人,而他具有奠基意义的气候变迁研究,也主要使用了所谓“物候学方法”。1930年代,竺可桢尝试定义了一个“中国气候知识”的范畴,这是通过用“物候”这个中文词汇为其命名,并将其对应为英文的“phenology”而达到的。竺可桢的物候学不仅将前现代的“物候记录”与现代气候研究联系起来,同时也将中国历史上的记录实践与近代科学意义上的观察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具有开创性的行动,对于塑造中文“气候”一词的含义有着怎样的意义?讲座对以上问题的追问沿着两条脉络进行。其一是,气候在中国如何成为一个问题,这为理解竺可桢开创物候学的目标提供了线索;其二是,在操作层面上竺可桢如何用“物候学方法”为中国文明还原出一个持续五千年的“自然世界”(与此同时开辟了“古代气候知识”的范畴),在此过程中“客观性”如何确立起来。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将看到竺可桢创造物候学及开创历史气候研究的行动,同他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的看法关联在一起,成为他的“尽毕生之作”。

主讲人简介:

清华科史哲讲座第39讲预告:孙萌萌,“在文本中寻找一个可测量的世界——竺可桢气候变迁研究与物候学实践”

孙萌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现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博士后。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气候科学史、环境史。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0年12月19日 16:00: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6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