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系学术例会第31期纪要:刘元慧、张赫原主讲

2018年12月12日系学术例会第31期纪要:刘元慧、张赫原主讲已关闭评论2,425

本次讨论班,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刘元慧和本系博士研究生张赫原报告。

刘元慧作了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 》的读书报告。报告集中于《自然之死》一书的理论构架,以及此构架与麦茜特生态革命思想体系的内在关联,重申了《自然之死》的形而上学价值。首先,通过总结麦茜特的自身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接受的学术训练等方面,总结麦茜特生态学思想的由来,同时也是麦茜特发展其生态学思想的方式的由来。其次,简要整理本书出版四十年来所收到的同行评议,指出在同行评议中对《自然之死》的形而上学价值的忽略。与会师生指出了刘元慧的研究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课题的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张赫原通过PPT的形式报告了他的论文《时尚文化的符号消费性分析——以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张赫原首先对符号消费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一般性分析,之后通过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分析大量商品的堆积所带来的“丰富性”已经破坏了我们对于物质的原初感觉,人们在这个社会中消费和购买的时候不再着重于物质的用途,而是为了能够满足我们被刺激起来的欲望,满足一种莫可名状的动机,或者为了满足物品呈现出来的身份、涵养和文化品质。随后又通过消费社会的三大悖论“不安全感”、“消费性”和“疲劳性”,消费社会的“媚俗文化”与“流行文化”从而揭开符号消费的神秘面纱:“拟像的超真实性”。

老师们普遍认为在这次报告中缺乏一种自己的思考和批判,应该带有自己的问题意识来分析鲍德里亚的思想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学习和借用鲍德里亚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胡翌霖老师指出应该再精炼PPT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多举出一些现实中具体的例子,这样理论和具体案例的结合会更有意义,同时胡老师还指出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应该带有明确的目的去进行提问、思考和研究。马玺老师和王哲然老师对于符号消费的“象征性”和“表征性”也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讲解。蒋澈老师认为论文整体的写作思路和框架要进一步明确化和有条理化,要更加具有学术规范性。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2月13日 13:18: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