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日系学术例会第136期纪要:谢术福“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的纹样天象探源”

2022年12月14日系学术例会第136期纪要:谢术福“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的纹样天象探源”已关闭评论1,481

2022年12月14日上午系学术例会由本系2021级博士生谢术福主讲,报告题目为“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的纹样天象探源”。

本次报告以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的纹样为研究对象,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可谓铜镜中的经典图式,其纹饰,布局充盈,气势饱满,寓动于静,图式单纯洗练,内涵深致鲜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组成四象,分列四周,各安一方。铭文: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徘徊名山采芝草,浮游天下遨四海,寿蔽金石为国保”四十二个字。边缘纹饰繁复清晰优美,以三角锯齿纹、流云纹组合而成。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发现的物证,以汉代四神博局镜的“四神博局纹如何入铜镜”这一问题为导向探讨四神纹的天文属性。

报告内容分两部分:一,依据四神博局镜的出现时代分析其纹样,梳理四神纹的天文特点及博局纹的地文特点,阐释“时者观象授时,空者地域分野”与四神纹、博局纹的对应关系;二,四神十二辰博局镜中,四神纹与博局纹分别对应天与地,天与地出现在一镜之中,用之于人事,则体现为四神博局纹与十二辰相融合,悬象示意:四神博局纹样是汉代所理解的天人关系的生动体现,四神博局镜是以人合天的实物表达。

从天人关系角度对西汉四神十二辰博局镜四神博局纹的意义进行探析,以及持镜人的目的与用途。镜鉴自古在中国人的生和精神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础功能在辅助人端肃仪容、收摄身心、反求诸己,引而申之便具有了明镜高悬、天心照临、广大高明的象征意义,也就是说,铜镜作为一种器物,兼具了人与天两个维度,故而铜镜可谓承载天象纹样的最合适载体。同处一镜的四神纹与博局纹具现了“人法地,地法天”、“人与天地参”的三才结构和人文特质,是我们理解造镜时代思想脉络的一个窗口。四神图案在两汉时备受推崇,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物化于器物,铸于镜背,正体现了相应的时代背景和认知模式。四神纹源于古人对天象的观测,而后用于计时与分野。举凡占卜、兵法、营造、修身、医药,均与四神有密切联系。古人认为四神博局镜不仅能正衣冠,四神星象还可以辅君子、通天地,襄助策励持镜人抵达“人与天合”的境界。自古以来“文以载道”“器以载道”,器物、纹饰正是思想、观念的载体,面对考古发现中的典型图式,应有“道在器中”的意识。

报告人从中国古代科技史和思想史角度解读铜镜四神博局纹,探寻天象的纹样象征与实物应用;尝试使用“地下材料与地上材料相结合、图像与文字相对照”的方法,推演四神纹与博局纹的体用关系。

报告结束后,张万辉、孙正坤等多位与会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对于谢术福同学的报告做了提问与点评,张万辉就报告人的研究问题给出了点评与建议:“古代科技史学者、考古学者面对“铜镜”考古材料,比较侧重于类型学、形态学的演变,比较少从文化阐释、天文学意义、物的文化载体意义去研究;针对学界对于四神纹、博局纹作为单类(类型)研究较多,少有比对互参研究,这对于报告人来说应在引言中突出“四神与博局纹”的整体性,开篇点明“比对互参”的研究思路。”对于报告人来说此建议非常宝贵,报告人对张老师表达了感谢。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科学史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2月14日 14:24: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dhs.tsinghua.edu.cn/?p=10024